北京交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堪称最经济实惠的科目,通常从九月起始复习。尽管大纲解析具有绝对权威性,但其编排不够人性化,字体紧凑且缺乏突出重点,所以推荐购买一份精简版的重点速记手册,比如肖秀荣的必背手册就很不错。对于选择题的训练,肖秀荣的1000题是个好选择,首次使用时用于梳理知识框架并做好标注,第二次再深入记忆。接近考试的前几天,回顾错题能有效提升选择题的解答能力。11月中旬会涉及时事政治,我推荐风中劲草的资料,大致浏览两遍,此时考试的关键点就会十分清晰。接下来,在考前大约20天,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模拟试题,其中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值得推荐,它的预测精准,答案解析也清楚明了。在最后冲刺阶段,大题的热点部分需要疯狂背诵,我当时把肖秀荣的题目背了至少五遍。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七月之前看课本,把那些原理定理给弄个清楚,想着打好基础,把全书做了一遍,实实在在的学了不少,基础打得比较好,做全书没有很虐,然后就做660,这本书真的挺好的,可以补充好多基础性的东西,但是我没有好好分析也没做完,希望筒子吸取教训。然后就做全书,全书做了有三遍吧,在这里我想说,筒子们一定要重视运算能力!!!因为到后来,基本上你都是会的,知道方法的,但是可能计算稍微复杂,平时一定要仔细算对,千万不要想哎呀考试认真点,根本不是这样!!!然后就做的真题,真题你可以多做几遍,感觉自己掌握差不多的就行。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资料包括:便于携带的考研英语词汇书、英语真题集、完形填空练习、阅读理解和王江涛的作文教程。英语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培养语感至关重要。通过阅读,你能更好地掌握单词并提升理解能力。我通常利用零碎时间记忆单词,当复习课本感到疲倦时,我会切换到做一篇阅读或完型填空,定期进行翻译训练,并阅读作文以搜集一些精彩句式。我认为每门学科都需要一段专注的时间去深入探究,否则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一门深入探讨如何有效管理和优化企业生产过程的学科。它涵盖了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以及在实际运营中的调整控制等多个方面。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运营管理、运筹学、统计学等,还需理解并掌握各类生产模型和算法。
在复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对理论部分,如MRP(物料需求计划)、ERP(企业资源规划)和JIT(准时制生产)等概念,要深入理解其原理和实施步骤,凭阅读教材、查阅相关文献来巩固。这些理论不仅要在理论上理解透彻,还要能够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例如,如何按库存情况和预测需求制定生产计划。
掌握各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和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模拟法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学习这些方法时,不仅要公式和步骤,更要凭做题来熟练运用。找一些经典的案例进行解析,这样既能检验理解程度,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环节也很关键。尝试使用一些生产管理软件,如 SAP 或者 Oracle 的 ERP 系统,模拟操作,理解它们是如何实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关注行业新闻,了解最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和技术,比如工业4.0、物联网(IoT)在生产控制中的应用,这些都可能成为考试的热点。
不要忽视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的练习。凭做题,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方式,了解重难点,凭自我检测,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