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真的不用开始得太早。前期可以主攻专业课,但是差不多九月份政治就应该开始了。参考书方面,我买了肖大大的《精讲精练》《1000题》《十年真题》三件套。《精讲精练》这本书巨厚,我看了一遍没啥用。我舍友看了三遍表示也没啥印象。我觉得这本书可以暂时先不用买。《1000题》是一定一定要买的!要反复做好几遍,我是做了一遍,看了两遍的。《十年真题》可能对我的帮助也不是特别大。这个看个人吧。
考研数学方面:
我先复习的线性代数,一边看课本一边做题,有助于理清思路,可以使我更深刻的理解这门科目的架构。然后按同样方法复习高等数学,将老师的课上笔记和课本知识进行融合,自己总结笔记。对于数学复习,我认为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反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反复做真题和反复总结课上笔记,我感觉对我最后成绩提升最大的也是这两点。从11月份开始,我就把真题总结和笔记按自己思路总结成一个做题笔记,每天做题前都看一遍,这样可以减慢遗忘,最后每天拿出几张大白纸,开始默写做题笔记。通过这种方法,我感觉我的数学的逻辑越来越好,做题也越来越顺。反复总结老师的笔记和三十年数学真题,最后按自己思路总结成自己的答题笔记,这样在考场上才能联系起各个知识点,做题才会有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书我认为任何一本都可以,买红宝书,新东方还是老蒋,只要你真的背了,效果都一样。虽然我英语备考很晚,但是单词我还是下了一番功夫。单词书我背了至少四遍。第一遍是5月份看的,第二遍是10月,一直背到考前。5月份背完单词以后我就没再动,结果发现后来全忘了,做阅读题总是大量单词不认识,于是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记单词。记单词我也有自己的方法,老蒋的单词分了30个单元,我一天背两个单元,第二天先把前一天背过的单词再看一遍,第三天把前两天看过的单词再看一遍,以10个单元为一个循环。背完11-20单元再把前十个单元再复习一遍,一定要反复记,记忆曲线什么的我就不说了。每一单元总有你认识的单词,你不熟的单词,你总是和其他词汇弄混的单词,我用不同颜色的笔把自己觉得难的单词标了出来,后期背单词重点看有标记的。另外,我还把所有不熟悉的单词打乱了顺序抄在了笔记本上,只写英语不写汉语。虽然单词书是乱序的,但是你反复看以后,总会对顺序有些印象,有时候某个单词放在书上我能说出意思,写在纸上就不认识了,我认为就是书上顺序造成的,因此我抄写的时候故意打乱了顺序。最后两遍背单词我没有看书,只是照着自己的笔记本挨个想单词的意思,想不起来的再查书,书后有单词索引,不难找。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统计学这个科目,基础理论是核心。你需理解并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如随机变量、期望、方差、分布函数等。概率分布的理解至关重要,比如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它们在实际问题中广泛应用。深入理解这些理论,能够帮助你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找到理论依据。
统计推断部分是难点也是重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部分需你能够灵活运用最大似然估计法、矩估计法,并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在假设检验中,T检验、卡方检验、F检验等常用方法要熟练掌握,理解p值的意义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再者,回归分析和线性模型是统计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理解多元线性回归的构建过程,知道如何解释和解读系数,以及如何处理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和自相关等问题。岭回归和lasso回归等模型选方法也应有所了解。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熟悉使用R或Python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这是现代统计学的必备技能。你凭实战项目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例如模拟实验、分析公开数据集等。
统计学不仅仅是公式和计算,更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所以,阅读和理解实际问题,用统计思维去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多做案例分析,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样加深对统计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