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规划是这样的:9-10月一边看大纲一边做1000题,第一遍不要在1000题上写答案,方便以后二刷三刷。11月八套卷和形势与政策出了,就着手做8套,用零碎时间看形势与政策。期间1000题反复刷,直到扫一眼题目就知道选什么的程度。12月4套卷来了,啥都不说就是背背背。可以适当做做蔣五看看徐涛小黄书,多看一些心里会有点底。但最重要的还是4套卷。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的前期准备阶段我看的课本,很仔细,课后的习题也都完全做了一遍,这样大概用了3个月的时间结束了基础阶段的复习,事后看这部分时间的效率很高,基础打得不错,后续的复习就相对而言轻松了很多,建议大家也要重视基础,对于课后习题,个人认为不需要全做,做题只是辅助记忆的手段。数学全书要刷很多遍,建议做题时标注好哪些题目很经典但不会做的、难度大的,刷第二和第三遍的时候只刷标注了的题目就行,不然时间肯定不够的。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特点在于考察对单词掌握的深度,即一词多义,核心词汇在5500左右,真题超纲词占到试卷总单词量的5%。考研英语的学习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滴水石穿,每天保持对单词的复习,每天做2篇阅读(正确率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通过反复练习,熟悉自己的解题思维,保证能快速找到题目对应考察点,总结出全文主题,而不被浩茫茫的从句、修饰词所干扰)。给大家分享我突破速度的经验:在于视域。就是说,以前慢的时候,一句话基本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翻过来,然后消化是什么意思。快起来的时候,直接找到句子的主、谓、宾语,眼睛是一扫一句话的。还有熟悉了英语的段落分布以后,一些不重要的句子扫一眼就过去了。我也没有什么语法基础,就是做多了,就有经验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它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多个领域。对热力学,理解和掌握三大定律是基础,特别是熵增原理和吉布斯自由能的应用,这是解决许多化学反应方向性问题的关键。动力学部分则要深入理解速率常数、半衰期等概念,并能够灵活应用Arrhenius方程进行反应速率的预测。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虽然相对较难,但掌握波函数、能级分布以及分子轨道理论等内容,将有助于理解微观粒子的行为。
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做题是巩固知识点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课后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反复练习,理解解题思路,尤其是计算题,要弄清楚每一步的物理意义。实验也是物理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实验,直观地感受和验证理论知识,比如测定反应速率、观察相变过程等。
再者,构建知识网络至关重要。物理化学的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帮助记忆和理解。例如,将热力学的状态函数和变化量相互关联,动力学的速率方程与反应机理对应起来,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在解题时快速定位到相关知识点。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不容忽视。定期回顾所学,不断强化记忆,防止遗忘。凭模拟考试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并及时补救。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感团队学习的重要性。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答疑,激发思考,提升学习兴趣。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面对困难不气馁,坚信自己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