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准备的较晚,9月份开始的,先看学习讲义,然后做肖秀荣的1000题,1000题里错的题最好在讲义或课本里划出来以加深印象。我是结合自己的思维自主选择的资料。课本可以是红皮书,可以是任汝芬的序列一 ,或者是肖秀荣那本核心知识点详解。我后来还看了小草,但时间有限,小草没吃透,只过了两遍。考试前,买了肖秀荣的最后4套卷、任汝芬的4套卷以及20天20题,最后十几天狂背肖秀荣的4套卷。马原较难,我先学习的毛中特,之后是史纲和思修,最后是马原。建议8月份就开始入手政治,1000题多做几遍,小草上面标出了考过的知识,可以拿来做参考。
考研数学方面:
从2000年起,你就可以开始练习真题,同时考虑购买一些配套的模拟试题,比如李永乐或张宇的资料。我当时的安排是每天交替做真题和模拟题,完成之后仔细校对答案,遇到不懂的概念立即查阅教材。我认为这种做法很有效,而且多做一些有挑战性的模拟题是有益的。因此,在研读课本时,不必过于纠结于难题,因为后续会有更丰富且更具挑战性的题目等着你。如果时间允许,你可以再次阅读全书。我自己开始做真题的时间较晚,没有余裕去第三次通读全书,但幸运的是,之前的复习基础打得还算牢固。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难度相对适中,对于擅长英语的学生无需过于忧虑,但它确实是决定分数差距的重要科目。初期阶段,建议先尝试一两套历年试题以了解题型,但不宜过早耗尽所有真题资源,应保留一些用于后期的时间限制模拟测试。如许多备考攻略所述,反复研习真题是提升英语的关键,做3到5遍都是合理的。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想要更加保险,可以考虑使用张健的150篇,这本书与真题颇为相似,不过最好在早期阶段使用。进入后期,务必专注于真题练习。至于背单词,我没有特意依赖单词书籍或应用,而是选择将每篇真题阅读中的陌生词汇整理出来记忆,因为考研阅读中很多单词的用法会反复出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是一门涵盖了环境学的基本理论、环境问题分析以及环境工程技术的综合学科。对这个科目的复习,我建议首先要把握好基础知识。这包括了环境系统的构成、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影响等。这些都是构建你对环境科学理解的基础,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石。
理解和掌握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比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等,这些都需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统计知识。我会推荐大家在复习时,结合实际案例去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这样既能提高记忆效果,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环境工程技术的学习也不能忽视。例如污水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这些都是环境工程的核心内容。这部分的学习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凭阅读相关书籍、研究报告,甚至参加实验课程来加深理解。
关注最新的环境政策和研究动态也是必要的。环境科学是一个快速发展且与社会紧密相连的领域,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导向,帮助更好地理解学科前沿,也有助于答题时展现视野和深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每天花一定时间回顾所学,及时巩固记忆。凭做历年真题或模拟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