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十一月:进入第三次阅读教材的阶段,或者可以选择研读肖老师精简版的教材。此时应专注于关键点。开始第二轮的1000题,全部重做,因为初次做对的部分可能含有运气成分,这次是为了确保理解无误。时事政治资料逐渐发布,每日需规划时间来学习。
十二月:利用前半个月重温1000题中的错误题目,并再次查阅教材以巩固知识。每天解决一套八套题,努力掌握每个细节,特别是选择题,每一题都至关重要。八套题的大题部分可略过。对于历年真题,除了最后几题完全基于时政外,其他题目也可能会与时政相关。下半月,当20天20题和最后四套题面世后,主要任务就是背诵,无论是大题还是选择题,熟记于心是关键。确实,这个阶段才需要大量背诵,因此全力以赴是非常必要的,持续到考试前一天都不放松。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坚信只要你投入真诚的努力去解题,它必定会回馈你。推荐的资料包括:李永乐全书至少研读三次(最好在暑期前完成一次),利用660题来巩固遗漏的知识点,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以及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数量不是关键,重要的是确保每个概念都能透彻理解。真题与张宇的八套、四套模拟题应以实战的心态去对待,尤其是真题,必须整理错误,模拟题同样不可忽视,它们能帮助你提前进入考场状态。我个人通常能在两小时内完成真题,而模拟题则需整整三个小时,张宇的模拟题难度稍大,但我仍推荐尝试,它们对提升计算能力和心理素质很有帮助。即使模拟题可能让人挫败,总比在真正的考场中受挫要好。考试中常会出现意外情况,唯有扎实的基础才能保证你在数学上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考研英语方面:
依据过往的经验和个人体会,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掌握词汇和精研真题,而考试的核心无非是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只要这两方面准备充分,取得理想的英语成绩就并非难事。此外,英语的学习宜早不宜迟,我们都清楚,它无法通过短期冲刺来提升,而是需要长期积累和反复练习。因此,如果在暑假前的那个学期有空闲时间,不妨开始着手准备英语。初期可能需要投入约四小时,到了中期减少至三小时,当考试临近,考虑到作文的训练,大概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应根据自身情况规划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光学作为一门基础且重要的物理学科,其理论体系庞大深奥。对光学的学习,需理解和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如波动性、粒子性和偏振等。尤其是电磁波理论,这是理解光学现象的基础。这部分内容需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熟练运用复数、傅立叶变换等工具来解析问题。
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也是考试的重点。包括透镜系统的成像原理,反射和折射定律,以及光路计算等内容。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将抽象的光学系统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模型。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如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再者,量子光学部分也不能忽视。虽然在考研中占比可能较小,但它是现代光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涉及到光子的概念、激光的产生与应用等。这部分内容的理解需对量子力学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理解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统一。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理解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尝试制作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理解。多做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凭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提高解题速度。阅读经典的光学教材和参考书籍,例如“费曼物理学讲义”中的光学部分,深化理解,拓宽视野。
光学的学习需耐心和毅力,因它既需严谨的逻辑思维,又需灵活的空间想象。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回顾,确保每个知识点都熟记于心。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我会积极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凭讨论和交流,往往能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