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第一遍结束之后,我就开始了研究真题,每套卷都有认真做,掐着时间做,选择题不耗时间,一般两个小时就可以把题目全都做完了。通过研究真题我发现有很多知识点还是混乱不清,就又把大纲解析看了一遍,1000题又做了一遍。这个时候已经到了11月中旬了,我买了肖秀荣的核心知识点提要开始了政治背诵。由于有前面两遍的基础,背起来就轻松很多,有时候也不可能要求每句话都记牢,有一点印象就过了。从十一月中旬到12月中旬,政治复习就是背诵和做题的过程。上面所写的8套卷和10套卷都是在这个时候做完的,力荐肖的8套卷。有关政治学习:选择题就看的肖秀荣的1000题,后期背大题看的最后四套和徐涛的小黄书(政治到后期会有各种押题,我觉得只要背好手头的资料足以,多了嚼不烂还让自己很焦虑,血的教训,信我)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数学时从6月份开始复习的,从基础开始,从知识框架到专题训练再到最后的拔高,都非常有用。到8月中旬的时候才把数学第一轮复习结束。然后立刻开始做真题大全解。按照考试的要求,每天早上8.30------11.30做一套数学题,建议不要在做的时候看书。我当时复习完第一遍数学时,其实高数好多知识点也都忘了,然后做数学真题时,前10套也是漏洞百出,但是我还是坚持做下去了。前10年的题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比较偏基础,然后我基本上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做完,然后花一个小时总结错题,将标准答案和自己写的答案对比,找错误的原因,不懂的就去问老师。做完前十年的题后,再做中间10年题时,就感觉好多知识又都回忆起来了,基本可以在脑袋里想出整个数学的框架了。然后从08年开始的真题,我觉得就开始变难了,然后基本上是三天两套题,或者四天两套题了。我觉得难点主要是曲线积分那计算复杂了,然后选择填空题有时候会出一些没见过的新题,不知道怎样下手,以及反常积分,和级数的一些选择填空题有点晕,偶尔还会出一点几年没考过的低频知识点,大题的话我觉得还算常规。做完数学真题已经是10月中旬了。这算是数学的第二轮复习了吧!然后开始第三轮数学复习,我把30年真题中所有的错题或者不熟的题(我在做题时,如果感觉这个题不熟,但是又能做的情况,我会做上标记,然后做完后再看看这个知识点)整理了一遍,粗心大意做错的题就看一眼答案,确定自己思路真的没问题后就过,然后对于动不了手,或者反复出错的题,我就将这些题订正到自己的错题本上。然后写下总结,就是如果下次自己再遇到这种题时,第一步,第二步应该怎样做,相当于就是总结做这些题的套路。第三轮完成后,我开始做张宇的八套卷,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做张宇8套卷。虽然8套卷的确很难,但是8套卷也比较全,就是8套卷基本覆盖了所有考点,包括好多低频考点,做8套卷是一个梳理知识框架的一个好机会。我当时做8套卷的方法是一套卷子分两天做,第一天只做选择题,做完后,马上对答案,分析做错的题。选择题是每个题都重视,不会做的先放下,做完后看答案。第二天是做大题,有的太难或者太偏的大题(真题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题)我就直接放弃了,后面看看答案,了解下解题思路就行。然后考前的两个星期,我看了看李永乐的6+2,只做了他的线代部分,然后看了看概率论的题以及曲面积分。其余的就没看了。这基本就是我数学复习的整个过程了。最后数学考的分数,也比较满意。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可能是我在考研科目中最擅长的一环,但我仍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去复习。我认为无论是优势还是劣势,都应该给予相同的关注,不能因为擅长就掉以轻心,对于不擅长的部分则需更加努力。我从1993年开始做英语阅读理解的真题,直到8月差不多完成了第一轮。中途尝试了一些模拟题,后来意识到其实专注真题就足够了。面对单词书,我总感到力不从心,再厚的词汇书也只能消化一两页。于是,在完成近20年的阅读真题后,考虑到考研中词汇重复率高这一特点,我决定专注于这些真题中的词汇。我利用有道词典的“单词本”工具,筛选并收录了大约700个生词。接下来的四个月里,我会定期查阅它们(类似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记忆策略)。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考试时非常有效,考场上几乎没遇到不认识的词。对于作文,我背诵了一个模板,最终成绩显示,我的作文部分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分数。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通常涵盖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等核心领域。在公司金融部分,理解并掌握资本结构理论、财务报表分析、企业投资决策等内容至关重要。我建议凭阅读经典的教科书,如罗斯的《公司理财》来构建基础框架,并辅以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投资学方面,有效市场假说、资产定价模型(CAPM,APT)以及投资组合管理是主要考点。我会推荐米勒和莫迪利亚尼的《投资学》,这本书详细阐述了这些概念,做一些相关的计算题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部分,要熟悉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各类金融机构的功能及其风险管理。这里,博迪的《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关注最新的金融政策和市场动态,能帮助你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
至于国际金融,汇率决定理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是重点。斯旺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需熟练掌握。阅读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帮助你深入理解这些复杂的模型。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三者缺一不可。理解理论背后的基本逻辑,记忆关键术语和公式,凭做题或模拟实验来实践运用。定期自我测试,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利用网络资源,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导师指导,都能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