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在11月初,你应该已经完成了《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并对所有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此时,你可以开始研读类似《风中劲草》的知识点书籍,我已阅读多次,主要是先理解再着重记忆关键点。一旦完成《风中劲草》,可以入手肖秀荣的8套卷,专注解答选择题,至于大题,如果有空闲时间就尝试练习,没时间就简单浏览一下。听说今年有些大题出自这8套卷,我当时也做了,感觉挺幸运的。接着是《蒋中挺5套卷》,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购买并背诵其中的大题。据说在2016年,它命中了不少大题,但似乎仅限那一年,其他年份的表现平平。最后,最重要的大题参考资料无疑是《肖秀荣四套卷》,无需质疑,就是要熟记于心。这样,你就准备充分,可以信心满满地步入考场了。不必担忧大题部分,大多数考生都是通过背诵来应对的。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尝试其他预测卷,以增加知识面。总的来说,我的政治复习就这样了,祝你们一切顺利!
考研英语方面:
我保持着每日精读一篇的习惯,全书收录了十年间的40篇阅读理解。每一篇文章我都仔细剖析了三次,这样一来,四个月就悄然流逝了。接着,我便开始专注于记忆作文素材,准备迎接考试。我的阅读步骤如下:首先,初次阅读时我会完成题目,并查阅并记住新词汇的英文含义,因为中文解释可能不够精确;其次,在第二次阅读时,我会再次做题,并将文章逐句翻译成中文。起初我用纸笔记录,但后来为了省事,我选择在脑海中默默转化成中文,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次阅读时,我会留意那些精彩的句子,打算用于写作部分。由于此时已接近复习尾声,我开始着手准备作文。至于翻译部分,其实无需额外大量训练,当你的阅读基础打牢后,只需要集中精力练习最近15年的翻译题目,掌握正常的语序以及如何将长句简洁地翻译成短句。每道翻译题价值两分,共有四个评分点,每个点半分。通常来说,答案由四个小句组成一句,据此可以推敲出合适的断句方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是一门涵盖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多领域的综合性科目。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基础,但关键在于如何将它们融会贯通。我建议,首先要系统阅读教材,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凭做历年真题,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对常考点进行深入研究。关注教育的最新动态和政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知识更具生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论”则更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这一科目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我建议,要深入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理解其核心思想,并尝试用这些理论去分析社会现象。参加模拟课堂或者实习,提升实际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这部分的学习,我认为,讨论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凭与他人的交流,深化自有的理解。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笔记和思维导图是非常有效的工具。整理知识点,绘制逻辑关系图,帮助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定期的自我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定时的模拟考试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点,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面对哪一门科目,都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好的心态。考研不仅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毅力和心态的较量。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在考研路上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