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连续呼唤肖四的名字,这绝对是必须要熟记的部分,我已经反反复复背了八次。因此在考试时,我能够游刃有余地作答,几乎复刻了xiao老师的题目解析。北京市的主观题评分较为严格,所以考生们不仅要确保选择题的错误率不超过十分,更要在主观题上依据xiao八和肖四来准备,尽量填满试卷,字迹工整,并注重条理清晰。例如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恰当使用过渡词汇。当初我和备考伙伴误以为肖老师的预测不够准确,转而投入mipeng资料的背诵,那段时间真是如痴如醉。然而,时间证明了一切,xiao老师才是关键,专心研究一份资料就足够了,因为考试内容大同小异。
考研数学方面:
阅读材料包括四本基本教科书、观看张宇的教学视频、使用一本粉红色的全面复习资料、完成张宇的1000题集、解决张宇的全套真题解析、以及他的八套和四套模拟试卷,还有合工大的五套模拟试题。我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完成了660题,并再次详尽地复习了全书内容。之后,我开始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上午8:30至11:30)来演练真题,使用的资料是张宇的三十年真题集。由于期间偶尔因校务而中断,直至10月底我才完成了第一轮真题练习。紧接着,我挑选了数一和数二的张宇真题集中与数三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这个过程给我带来了不少启示。此外,我还尝试了一些合工大超越系列的历史模拟题,但由于难度较大,只做了大约十套左右。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应该在这部分投入更多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背单词这项任务并无太多热情,初期购买了红宝书,却未能完成任何一单元的学习。随后我发现,我并不擅长通过传统的词汇书来记忆单词。于是转向使用朱伟的《恋恋有词》,设定每日午后攻克一个单元,总计30个单元,正好能在一个月内完成一轮。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次日早晨用半小时重温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在此推荐一个小技巧,即在第二天早上复习时,备个小本子记下那些你不熟练的单词、短语和知识点,附上中文释义,不认识的单词也可抄录,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定期回顾。我选择在第三天默写这些内容,以加深印象,找出自己的弱点,以便下次重点关注并反复练习。同时,十二月开始,我会滚动复习之前的句子和作文,并不断翻看单词,保持对它们的熟悉度。
在这个阶段,我正式启动阅读训练,涵盖了从2008年至2019年的历年真题,每次做2至4篇文章,务必确保事后进行深入总结,彻底理解每一篇文章。由于真题需要多次实践,预计在考试前会做3至4遍,具体计划可按个人情况调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分析(如完全竞争、垄断等)、宏观经济指标等。这些都是经济学的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对这些内容,我建议反复阅读教材,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逻辑,并凭做题来加深记忆。
要重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结合。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运行。两者相辅相成,理解了微观更好地理解宏观,反之亦然。在复习时,我会尝试将微观和宏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
再者,经济学中的模型和公式是必须要熟练掌握的。例如,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生产可能性边界、IS-LM模型等,这些都是常考的内容。对这些模型,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西安交大的经济学试题往往会有案例分析或者论述题,这就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我通常会阅读一些经济学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锻炼自有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持续的练习和反思是提高的关键。我习惯于每天做一些经济学题目,无论是选题还是计算题,都要求自己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保证正确率。每次做错的题目都会记录下来,分析错误原因,避免再次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