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航天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的知识点每年都有所更新,因此通常建议在考试大纲解释(通称红宝书)发布后再启动复习工作。接着,我开始了间歇性的学习,快速浏览了教育部编写的红宝书和肖秀荣的1000题,风中劲草也未能全部熟记。然而,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听讲的记忆确实比阅读更为深刻,这使得我在考试中的论述题部分能够流畅作答。此外,我早早购入了肖四,但一直未动手做,直到政治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才在旅店匆忙背诵了肖四的大题。切记,不能寄希望于侥幸,扎实备考才是王道。
考研数学方面:
高等数学的复习大纲建议以此作为参考。我认为数学的学好的关键就是举一反三,参考书不要多,考研数学界的大咖出的书随便有一本就行了,我当时复习的时候还是用的12年的旧书。数学的知识点其实不错,但是知识点的运用相当灵活,不建议用题海战术,关键在于总结,对于一种类型的题做完之后心里要有谱,知道这类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哪些该如何运用。大体的复习思路是暑假强化基础知识点,过一遍课本(建议用同济版),课后题做不做视自己情况而定,反正我是没做。暑假结束开始做真题,真题是最宝贵的复习资料。要做到每道题都弄懂就可以了,如果时间富裕,可以做一些模拟题,如果没时间就算了。
考研英语方面:
持续进行考研英语的真题练习,一套接一套。在这个时期,尽管你可能忙于整理和记忆专业课程,但请务必保持英语的学习进度,不断做题。同时,你需要开始专注于写作部分的准备,背诵范文会带来显著的效果。进入真题复习的第二轮,要深入分析每个错误选项的根源,是否是因为过度推理或是断章取义等错误。这次做题时,应参考第一次自己的翻译来选择答案,接着结合张剑的解析进行研究。这样有助于构建解题的思维方式,因为有些选项确实出乎意料,所以理解阅读理解的思维模式至关重要。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力学基础是航天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石,它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子领域。理解并掌握力学原理对深入研究航天器设计、飞行控制以及空间环境影响等课题至关重要。要牢牢把握牛顿三定律,这是所有力学问题的基础。在静力学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力的平衡条件和结构分析,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力矩和力系简化的方法。在动力学中,质点运动学和刚体动力学是关键,特别是对非惯性参照系中的运动描述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首先要建立清晰的概念框架。力学中的概念众多,如力、速度、加速度、角动量等,都需形成直观准确的理解。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深化理解,尤其是一些经典例题,它们往往包含了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对复杂的力学问题,尝试用物理模型去抽象和简化,能帮助更好地解决问题。
对流体力学,理解连续介质假设和流体的运动规律,如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伯努利定理,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需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理解,比如风洞实验、火箭推进等,这些都能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
我个人觉得,力学基础的学习不能孤立,应将其与电磁学、热力学等其他物理学科相互联系,这样不仅能拓宽知识面,也有助于深入理解力学原理。例如,理解流体的压强,参考热力学中关于压力的知识;了解航天器在大气层中的运动,就需结合流体力学和电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