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税务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的建议是九月份开始复习差不多,对政治要求较高的可以从暑假开始复习,不过不宜过早,容易遗忘。大纲有时间多看几遍,基本思路是从大纲解析出来开始,每天在政治上安排至少两个小时,十月十一月熟悉知识点,以看大纲和做选择题为主,十二月以分析题为主,看形式与政策,背诵知识点,多做模拟卷,查漏补缺。现在政治的选择题越来越灵活了,并不是靠死背了,最好是能理解。大题的话明显有反押题的趋势,所以考前的押题卷可以背,但是不要把宝全押在上面,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能够自己叙述出来。在后期可以多分配一些时间给政治,不要太小看政治了,今年有不少总分过线政治没过线的,真是很可惜。
考研数学方面:
利用张宇的十八讲与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作为主要教材,同时配以李永乐的六百六十题及张宇的一千题作为习题集。计划在六月至七月间完成线性代数讲义的第一轮学习。接着,从七月到八月进行第二轮复习,期间不再额外翻阅其他资料如全书,因为深入理解一本书比广泛阅读更重要,反复研读才能真正记住知识点。进入八月到九月,开始着手未完成的六百六十题和一千题。九月上半月中,专注于解决这两本习题集中尚未掌握的问题。到了九月下半月,则开始接触历年真题。选择张宇的三十年真题全解析,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逐一完成,每天一套或者每两天三套,无论快慢,关键是要确保解答不清的部分得到解决。对于前十五年的题目,可不必严格计时,而近十五年的题目则需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十月中期开始,再次做近十五年的真题,十一月中旬起加入模拟题训练,可以尝试张宇的八套卷,如果时间允许,还可做四套卷。最后,在考试前三到五天内,进行一次全面的模拟考试,购买答题卡并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既可以锻炼准确性,也能提前适应考场气氛。
考研英语方面:
避免过度依赖单纯的记忆单词,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词汇的学习,最佳的方式是通过上下文来记忆。今年的英语阅读难度有所提升,不少考生在考试中遇到困难时,心态立刻变得极不稳定,有的甚至泪流满面,更有甚者,在完成英语科目后便选择放弃后续的考试。这样的态度绝对是不可取的,因为当阅读部分难度增加时,其他如新题型和完形填空可能会相对简单一些。最坏的情况是,即使完全不懂,也必须坚持完成考试,这是对你自身努力的尊重和负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税务专业基础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税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定。这包括了税种分类、税率设定、税收计算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你需深入理解每一项税种的特点和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比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对税法的规定,一定要细致入微,因考试中往往会出现对具体条款的理解和应用题目。
经济学理论是税务学的重要支撑。你需熟悉供求理论、市场均衡、成本效益分析等内容,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去解释税收政策的影响。例如,如何凭调整税率来影响消费者行为,或者评估一项税收政策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可能影响。
再者,实践性是税务学习的一大特点。了解并掌握实际的报税流程、税收筹划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你凭阅读案例,模拟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理解。关注最新的税收政策动态,尤其是国家的财税改革措施,这对理解和预测未来的考试趋势很有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采用“读-记-练”三步走策略。首先是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理解知识点;是记忆关键点,凭做笔记、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强化记忆;是大量的练习题,包括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实战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效。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互相启发,深化理解。遇到难题不要怕,积极寻找答案,这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提升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