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大家暑假就可以开始复习政治了,先看书,做到每个知识点都尽可能的理解。大纲出来后可以开始第二次复习,这一轮当然是最重要的,不止要看书还要做题。这时候最好每天保证两小时的看书时间,其实别看时间上比前一轮增加了,但是真的看的时间真的不多,有一小时多都在做题。这时候就是看新的红宝书了,配合做历年真题或者红宝书配套的题,或者肖的1000题都可以,在这里说几句废话,大家都说肖的1000是经典中的经典非常好,但是本人今年做了3遍1000题,我不得不说后来真的考试了选择题差别不是一般的大,就是点都是不对的,我今年做选择题的时候就觉得完全都是我没有见过的题型。所以大家不要盲目相信一本书,要多做几本,多见见题。11-12,看肖秀荣的时政和真题,查漏补缺,看看自己前期复习有什么没记住的地方,多关心时政,看看大题的答题套路,和套话。大题的马原可以通过准备搞定。政治放轻松就好了,不是挂人的科目。
考研数学方面:
基础阶段我只看了课本。看的时候算着时间,计划好暑假前怎么着得把书看完一遍。然后课后题大部分做了一遍,第一遍的时候错题做了标记,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错题后来又做了一遍。这个时候看书要注意有的章节是不考的,你可以看看考研辅导书哪些是要求的内容,或者大纲里边就有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对照着看。这个时候很轻松,有时候还要上上课,平均起来一天付给考研的也就最多五小时,每天看完计划的书就从自习室拍拍屁股走人,生活得还挺惬意。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我主要是吸取了几个前辈的经验,加上我自己的特点做的。背单词实在是一个大问题,那时候我也努力过,基本上看了一两遍吧,后来也买了张健的那个大黄本。买两套就够了,虽然说你要多做几遍,可是时间真的不太够用。我每天的时间用来学习的也不是太多,相比较而言。只做真题,多做几遍,这是经验一。第二就是按专题来做,我是先做的翻译,然后是阅读,然后是新题型,然后是完型,最后是作文。每个专题做完都要总结,总结比做题重要,做题才花多少时间啊,最重要的是把每个单词,每个句型都搞明白,文章结构和思想搞明白,题目的类型以及应对方法都搞透。常常走在路上思考你的复习方法是不是要调整,这点也很重要。英语大体就是这样,出效果很慢是英语的特点,不过要坚持。大家博取众长吧,多看看别人的观点,以自己为中心,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体系。还有,如果你英语基础不是太好,建议还是背背真题的阅读理解,专业课我不提倡背,英语可灰常提倡。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特性和操作是非常关键的。你需能够灵活地按问题选合适的数据结构,并能手写出相关的算法,例如排序和查找。递归和动态规划也是常考的内容,要深入理解其思想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部分,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CPU的架构、指令系统、存储层次、输入输出系统等都需深入研究。尤其是内存管理和运算器的设计,这些知识点在理解和解决问题时会经常用到。
再者,操作系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方面。理解进程的状态转换、调度策略、虚拟内存以及I/O设备的工作方式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并发控制的概念也非常重要。
计算机网络部分,TCP/IP五层模型是基础,每一层的主要功能、协议及它们之间的交互都应熟记于心。尤其关注网络层的IP协议、传输层的TCP/UDP协议,以及应用层的各种服务如HTTP、FTP等。网络安全、拥塞控制和QoS等内容也是考察热点。
学习这些科目,我建议多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理解。编程实践不可忽视,凭编写代码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训练也是非常有效的,它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