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到了最后阶段,就一句话,抱着肖8肖4背大题!说一下时政部分,选择题的话,我当时用的是肖秀荣的时政小册,感觉一般而且时间上感觉划不来,反正最后选择题做的一塌糊涂。建议大家每天看一下新闻,近年来选择题都有和时政结合的趋势,大题基本靠押题,最后结果也还可以。
考研数学方面:
来说说我的备考吧!数学是从我整体开始备考就已经开始看了,毕竟数学是所有科目中的NO.1,高数用的是复习全书,以后到了十月底左右了,就开始做真题,真题做了几套感觉除了16年的比较难,其他的都还行,就没怎么细做了,最后是模拟题了,400题,八套卷,四套卷,李永乐的那个模拟题。都做了,做的可是遍体鳞伤啊,真题能得140做模拟题能得120就不错了。不过模拟题最重要的还是出题的思路,因为没准哪道题就会考试的时候用到,分数是次要的。如果将模拟题来排序的话李林第一(可惜没做),然后李永乐的比较好,之后是四套卷八套卷,最后400题。整体感觉400题不怎么好。不过我建议还是数学有时间一定要多做题,真题不用做好几遍,把错的多看看就行了,模拟题没准哪道是考题呢!数学就是刷题!!前期还是建议看复习全书吧,全书的话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感受。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十一月中旬着手准备作文,初期阶段主要研读了王江涛老师精选的十篇高分真题。进入十二月,我每天都坚持撰写一篇文章,无论什么主题,我都立即动笔。刚开始的体验确实艰难,尤其是前两篇,但到了第四篇左右,我仿佛找到了感觉,之前背诵的文章在我脑海中融会贯通,我能自如地变换句型,运用所学。在实际考试时,我没有依赖任何模板,却能流畅地书写,思绪如泉涌。正是由于作文的努力,我的英语总成绩得到了些许提升。因此,关键在于要真实模拟考试环境去写作,不断地写作,不断地实践。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质学基础的学习,首先要掌握的是地质年代学。理解各个地质时期的时间框架,以及在这个时间段内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如板块构造运动、生物演化等,这对后续深入研究有指导意义。要熟悉岩石和矿物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分类、形成条件、物理和化学性质,这有助于在实地考察中准确识别地层。
对地质结构的理解,包括地质图的阅读和解释,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会如何从平面和立体的角度解读地质现象,分析地形地貌的成因,这是地质学家的基本技能。地壳动力学理论,如板块构造理论,是理解地震、火山活动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地质实习,实地观察岩层、矿脉,感受地质作用的力量。凭实地考察,我学会了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相结合,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我认为讨论和合作也是学习地质学的有效方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案例,碰撞出新的思考角度;团队合作完成项目,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策略。
持续关注地质科学的新发现和新理论也很重要。定期阅读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帮助保持学术敏锐性,拓宽视野。
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是每一位地质学者应有的态度。地质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一种对地球母亲的深度理解和尊重。每一次对地质现象的探索,都是对地球历史的追溯,是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也是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