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1)选择一本七八月间上市的政治基础知识书籍,市面上有许多版本,我个人挑选的是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当然也有徐涛等其他作者的作品。这些书的核心内容相似,挑选时可依据个人偏好。我当时认为需要配合《一千题》来购买相关知识点的书籍,以为这样查找资料会更方便,后来发现不同版本的内容大致相同。我主要用的就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在9月以前,你需要通读整个政治知识体系。初期我对政治的学习态度较为轻松,可能是由于我在调整学习状态的过程中,无论是英语还是政治,我都未给自身太大压力,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然而,基础薄弱的同学一旦进入学习状态,应当注重巩固基础。
(2)《一千题》我完成了两次半的练习,首次是与知识点同步进行的,那时刚学完知识点,记忆犹新,所以错误较少。第一轮结束后,到了9月,我开始快速完成第二轮。当我进行到第三轮的中途,八套卷发布,随后我就开始做八套卷,接着四套卷出来,又转战四套卷...对于政治学习,不需要过于严格规划时间。我在校内复习,看到同学们开始做八套卷,我也跟随步伐,但如果你不在学校学习,记得主动关注八套卷和四套卷的发布时间。
(3)如果时间允许,八套卷的大题务必熟记于心。我做八套卷的速度较慢,只背诵了一半的大题,此时四套卷出版,我就专注于四套卷。四套卷的选择题需明确对应的知识点,大题必须彻底背诵。请相信肖秀荣的权威预测力。如果时间和精力充沛,尽可能多地背诵八套卷的内容。
考研数学方面:
我基础还好,最早当然是好好看课本,之后看数学分册,做个两遍左右吧,确保上面的知识完全搞懂,10月前,我把知识点复习的比较全面一些。10月份以后呢做做800题,把这个要是能搞懂,问题真的不是很大了,你也可以去看看前几年的原题,难度确实不大。。在做800题的时候每天保证做个30道左右,有时兴致来了就多做十几道:第一遍我是先用铅笔在题目旁边不写过程只写答案的(也可以写在纸上),疑惑不定的题我在序号下打一横,做错的画个圈,这一遍主要是训练正确率;第二遍我在草稿纸上把做了横杠或者圈圈标记的题认真地把全过程写下来(有时间的话建议除了比较基础的题之外)。
考研英语方面:
在7月份以前一直在实习的,每天花在公交上的时间有近2个小时,所以利用这段时间用手机软件背了一遍单词。后来回家以后,又把单词过了一遍,这回只是看,没有背。(注意:这里是每年只用手机软件背一遍单词,其他的两遍其实都只是看,理解,并没有去背,我觉得单词这玩意儿,要背下来这么多一下子实在不容易)看单词的时候,要会用联想。在我的理解中,其实一个单词是没有这么多意思的,但是由于中国和外国的表达习惯不同而被人为地造出来许多的意思,但是实际上没有这么多,只是外国人的表达习惯会这么用,放在不同句子里就能给中国人造出来不同的翻译。如果把这些意思抽象出点融合模糊一下,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意思。所以我觉得背是没有用的,而且只要在看文的时候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能推断出来大概啥意思就成了。这个时候,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背小作文,把每个类型的小作文的范文改一遍变成自己的风格和语句习惯便于理解记忆。结果到考试的时候小作文是信手拈来的,因为这种应用作文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性,换几个词什么的没错基本上分就可以了。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我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我的英语就是从完形开始全线突破的。这两个部分我完全只做了真题,86年到13年的真题有时候一周一套,到后面没时间了一天一套勉强弄完。有个13年英语考了82的大神告诉我,有时候看选项好像哪个都没错,就选文章的主题,还有,看2个题再看文,做完这2题再继续看剩下的题,记下再继续看文。完形是一个有意识去训练的过程,通常很多正确的词是在文章前面出现过的同意词,时态,反义词等等。其实完形和阅读不要仅仅当作是题来做,要多学习一下里面体现出来的英美文化气息习惯,还有为写作积累,不仅仅是写作词汇,还有句式。大作文其实是完全没有准备吃老本的,这一向是我的英语考试强项。我一般是不会用I,Ithink,It,多用一些动词转为名词,这样的用法通常会很流畅很地道(这应该算是个人偏好和最近的努力方向吧,不赞同勿喷),而且这些用法也常在阅读和翻译中出现,平时做阅读的时候会多注意下这样的用法,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习惯用法,会在各年的阅读和完形中反复出现,所以记一下还是很划算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基础化学部分,理解和记忆是关键。这包括原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酸碱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你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各种化学问题中。例如,理解氧化数的变化规律对解决氧化还原反应题目至关重要。定期回顾和做题强化记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有机化学需你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掌握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如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反应,这些都是常考点。我建议凭绘制反应路径图来帮助记忆,将每个官能团的转化过程可视化,这样更清晰地看到反应之间的联系。
再者,物理化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和应用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动力学速率方程等都是重要考点。这部分内容抽象,但理解了背后的物理意义,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会推荐使用实例分析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例子相结合,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题能力。
实验技能也是考察的一部分。虽然不是笔试内容,但在面试中可能会被问及。熟悉基本的实验操作,如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等,了解其原理和步骤,能显示出实践能力和对化学的全面理解。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强调的是系统性和针对性。系统性是指要按照知识体系进行复习,确保没有遗漏;针对性则是按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找出常考点和难点,集中精力突破。适当的休息和运动也很重要,保持好的身心状态更好地吸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