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材料包括:精炼讲解、1000题集、肖四、肖八。身为理科生,我对政治抱有热情,我认为在非备考期间积累基础知识对于取得高分至关重要。即使到了暑假或九月启动政治复习也完全足够。我的学习策略是从九月到十一月,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攻破1000题。基于我对政治的理解相对扎实,我选择了先做题后看书的方式,按章节逐步推进。遇到错误题目,我会回溯至精讲精练的相关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简化为一句概括,录入Word文档,便于后期集中复习,这样可以剔除已熟练掌握的部分,有效利用时间。选择题部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炼关键知识点。进入十一月末,我开始准备主观题,全心投入肖8和肖4的研习。购买资料后,我快速浏览了肖8的重点内容,之后全力以赴地背诵肖4,总共背了三遍,然后便迎接考试。关于真题,由于时间紧张,我没有进行全面的训练。总结起来,选择题部分主要依赖自我总结,跟哪个导师的课程关系不大;而主观题部分,肖4和肖8是绝对的核心,无需赘言。十一月下旬起,各种预测卷陆续上市,我尽力购入所有能找到的试卷,但只做其中的选择题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先说一些自己英语的教训吧,这次失利在英语图画作文,自己平时练的少,一般就是背作文了,没有练如何从图画中,找最恰当的立意,感觉我的作文立意并不太好。英语做题的顺序,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完形填空肯定是放在最后的,毕竟分值较少,我觉得我考试中只用了最后的三分钟,做完了完形,幸好完形不难,感觉做对了80%左右,所以在最后的时间里一定不要放弃完形,能做多少做多少。阅读是很重要的,我做的时候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效率高些,同时积累词汇是很重要的。有时间的话,可以背背历年真题来增强语感,同时分析语句结构,最好自己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模仿出这样地道的句子,作文自己平时多积累句子,词汇和话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词汇、语法、修辞等各个方面,是对汉语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全面考察。我认为,理解和掌握汉语的本质特性是关键。例如,要深入理解词义的变化、成语的来源和用法、句式的灵活运用等。我建议大家多读经典古籍,凭实际的语言环境去感受汉语的魅力。定期做题并进行错题分析,帮助你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则更偏重于教学理论和实践。这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理论等内容。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困难。我推荐阅读《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法》等相关书籍,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尝试设计和实施模拟教学,这不仅提升教学技能,也能帮助你在实践中理解理论。
在复习这两门科目时,我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尤其是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我也重视笔记的作用,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这样提高复习效率,也方便后期的查漏补缺。
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MOOCs、学术论文数据库等,拓宽知识视野。参加一些线上的学习小组或论坛,和其他考生交流,也是我获取新知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汉语基础还是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都需持续的热爱和投入。只有真正热爱汉语,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乐趣,也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好地传播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