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肖秀荣套书+风中劲草+临门一脚时候的肖4任4和20天20题。政治只信肖秀荣,肖秀荣谁用谁知道。不过1000题比较偏基础,到了快10月份的时候风中劲草就是进阶版,两本都不可偏废,基本把这2本的正确率刷到90%以上,考试的时候客观题能稳拿40分(楼主高中理科,无政治基础,这次客观39,主观只有33,有点低于预期)政治属于相对低投入高产出的科目,高投入不意味着高产出,所以政治宜早期看书熟悉内容,大纲出来之后每天2小时选择题即可。最后一个月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肖四任四20天20题,最推荐的肖4,简直是业界良心!任4陈题比较多,20天20题看看就好,如果有余力也可以做做其他老师出的题。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向来抱有浓厚的兴趣,数学成绩也一直保持优秀。本科阶段专攻金融,学习了高等数学等课程,回顾整个大学生涯,我最引以为豪的便是所有的数学课程都取得了满分的成绩。在数学学习中,我主要依赖的是李永乐的三本书籍:复习全书分阶训练、660题以及真题集。每天我会规律地投入三个半小时进行复习,按照计划稳步前进,并在市面上出现的各种模拟试卷中挑选一些来做。除这套书籍外,我还额外完成了张宇的最后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随后便迎接了考试。对于数学错题,我的策略是在感到疲倦时或遇到类似难题时查阅,以此加强理解。此外,660题是一本专门用于锻炼选择题和填空题技巧的资料,难度较高,其中涉及的知识点既深又细。如果时间有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完成。
考研英语方面:
自四月初以来,我一直在学习英语词汇,遇到生词会记在小本子上,空闲时复习。有些同学选择使用手机应用,这取决于个人喜好,关键是保持持续性。在此期间,我通过张剑黄皮书的真题集练习阅读理解,起初每日一题,逐渐增加数量。解题后,我会深思答案背后的原因,重视的是思维过程而非答案本身。暑假回家时,由于携带书籍不便,我在图书馆找到了电子版历年真题并打印,按照年份装订,然后每天集中完成一年的阅读部分。
九月份开学后,我开始逐字逐句翻译近十年的阅读理解,并定期回顾。新题型部分初看简单,但实际做几套真题后发现有一定挑战,尤其是2016年和2017年的题目相对容易。因此,在考试前,我特意找了一些题目来训练。对于作文部分,我没有太多经验可分享,因为在考试前一天我才在酒店里首次正式写了大小作文各一篇作为热身,之前只是跟老师学习了一些写作技巧,关注了一些常用句型和热门话题。至于完形填空,我认为无需特别强化训练,因为它分数比重较小,而随着阅读能力的提升,做起来自然会变得轻松。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主要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也是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的重要基石。
数据结构是编程的灵魂,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堆等)及其算法是关键。我会建议大家凭编程实践来深化理解,比如在LeetCode或HackerRank上刷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更好地巩固知识。
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到硬件层面的知识,包括CPU、内存、I/O系统等。这部分需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例如指令执行流程、存储层次结构等。凭阅读教材和做相关的实验模拟来提升理解。
操作系统部分,要理解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概念,操作系统的并发控制和调度策略也是考试的重点。推荐使用《现代操作系统》这本书作为主要参考资料。
至于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是基础,每个层次的主要协议和功能都需熟悉,如IP、TCP、UDP、HTTP等。理解网络通信过程,尤其是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以及拥塞控制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很重要,将各个知识点梳理成一张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理解。定期做真题和模拟试题,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适应考试节奏和题型。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也很关键。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遇到难题要有耐心,多思考,不畏难。适度的休息和放松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