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每日我会浏览一两节大纲解读,接着研读风中劲草,这两部分的顺序偶尔会调换,随后我会练习1000题,并核对答案。接着,我会追溯大纲解析的来源,以此加深记忆和理解,大部分内容都能掌握,但一些关键题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毛泽东思想概论的部分,需要深入剖析。初期的基础复习阶段,不必过早担心主观题,从选择题的角度去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即可。
接近考试时,我通常会做近一年的真题,仔细阅读后面的解答,通过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套书还附带了一个知识框架表,挺有用的,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我反复查阅)。至于模拟试题,我熟悉的是任汝芬系列、肖秀荣的8套卷和最后的4套卷。不过,我发现任汝芬的试卷质量不太符合我的期待,所以我选择了放弃,专心于4套卷并认真完成。到最后冲刺阶段,疯狂背诵试卷上的主观题至关重要,今年有不少题目被准确预测到了。
真心推荐,真题极其重要,肖秀荣的最后4套卷非常出色。此外,他的8套卷也是经典之作,选择题务必认真对待,大题则关注解题思路,熟悉即可,无需死记硬背。
考研数学方面:
课本过一遍后我用的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大概需要一个半月我高数部分才看完,一定要捂住答案自己先做,反正就是很慢很慢,每天不到十页的样子,基本每个题都不会做那种,我没有做复习全书里的线代部分,而用的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然后整本书过完后已经开学了,然后我开始复习全书刷第二遍,把自己一直错的和认为重要的圈出来,后面可以针对性复习。第二遍依然很多题都不会,不过重要的是学习套路。然后这一遍也完了到十月中旬或十月底了吧,就开始刷真题,我买的李永乐的真题书,然后还自己打印了95-04年的真题,你可以买张宇的真题,里面有所有的真题,太早的你可以不用做免得时间不够了,真题我都是两天一套做的,先拿一张大的草稿纸,考试用的那么大够写整个答案的,第一天自己做一遍,就当正式考试那样写不要翻书,选择填空只写答案,过程在另一张草稿纸上算,写整齐以便后面错了可以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我一般是上午8:30-11:30左右做完然后标上年份收好,第二天对答案错的画出来然后分析,再找同类型的题练练。刚开始可能知识点太多总是忘记错的多,慢慢做得多记住记好了。数学参考书也有很多人用张宇的一系列,你可以看别人的推荐在李永乐和张宇中间选一套,买好了就吃透自己的书。最后十二月我还买了张宇的八套卷练手,题比较难,可以和真题岔开做以免打击信心。数学就是重视基础,理解概念,把知识串起来,多做题。还有一本李永乐的660题,全是填空选择我只做了选择题,开始真题的时候有时间就做做,有利于理解概念。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复习初期,除了每日积累词汇,我还购买了2005年之前的历年真题集进行深入钻研。对于真题中遇到的所有陌生词汇,我都一一攻克,因为它们往往会在不同题目中反复出现,有助于巩固基础知识。这样一来,到了复习后期,我对英语的压力就会减轻,能将更多时间用于专攻专业课程。2005年后推出的真题尤其珍贵,不宜过早或过晚接触,我个人建议至少做三遍,从6、7月开始,每天一篇为宜。不用非得在试卷上做,可以选择抄写在一个固定笔记本上,便于反复练习。不必担心记住答案的问题,重要的是理解并找出错误或正确的根源,随着练习的增加,解题策略会逐渐明朗。起初,我也会有每篇错两三个的情况,但持之以恒就看到了进步。作文和复杂长句可以同步准备,别等到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着手作文,那样会让人心里没底。暑假期间,在完成单词记忆后,可以开始学习长难句,这对提升作文质量大有裨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基础的核心在于理解基本概念。这包括了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机械传动的设计原理、材料的选以及强度计算等。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例如,理解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掌握静摩擦系数与动摩擦系数的计算,这些都是进行有效设计的基础。
掌握各种机械部件的设计方法是关键。比如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见部件,需熟悉其工作原理,了解其设计参数的影响因素,并能按实际需求进行选或设计。特别是齿轮设计,不仅要注意模数、压力角等参数,还要考虑齿形、齿向误差等因素对传动性能的影响。
再者,材料的选也是重要一环。不同的工况需选用不同性质的材料,如耐磨性、耐蚀性、强度、硬度等。这就需具备一定的材料科学知识,能够按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材料。
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同样重要。凭实际操作,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已有的设计方案,更好地理解设计思想,提升创新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做题、画图、模拟设计,以此来巩固和深化理解。我还会参考多种教材和资料,广泛阅读相关论文,不断拓宽视野,提升自有的专业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