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物与医药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个文科出身的学生。十月底初次浏览大纲,却感到毫无收获,于是很快就搁置了。接下来的一个月左右,我未曾碰过政治。直到十一月底,我才重拾大纲,专注于哲学部分,因为它最需要理解,也最为复杂。我在考试前两周才开始认真记忆。那时我购买了肖秀荣的精简版和最后四套模拟题,全力以赴地背诵了两周,将肖秀荣的内容反复温习了四到五次。这个阶段,其他科目的水平大致已固定,但政治仍有显著提升空间。最终,我对自己的政治成绩还算满意,虽然不算顶尖,但也达到了预期,毕竟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在政治上下太多功夫。在复习资料方面,我做了《1000题》,选购了《风中劲草》,同时也关注了蒋老师的《真题百分百》以及各类考点归纳书籍,包括肖老师的著作,都买来参考。《风中劲草》的选择题考点我熟记于心,大题考点则多次阅读,相信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法会有所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教材是高数教材同济第六版,线代同济第五版,概率论浙大第四版。我是按照高数线代概率论复习的,先看课本然后做课后题。从三月份到六月底都是看教材做课后题。七八月份一直九月上旬才把这三本书写完。九月中旬开始做张宇1000题,这个1000题真的是做的很崩溃,题还是蛮难的,而且量大,一直做到十一结束。有些人做题不会就直接看答案,但是我不是,我给自己规定一天要做50道题,然后就开始做,不会就放那,最后统一对答案。1000题是真的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做了一遍,把不会的做错的圈起来,第二遍只看这些圈起的,第二遍还是做错不会就写到错题本上。十一过后就开始做真题,还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好像是从1987年开始的。其实从1987到2004年题目还是很简单的,我是一天做一套,结果我做了一个月,大概是真题做完十一月快中旬了。后来我问别人发现他们在10月份已经把真题做完了,所以你们2004年之前的完全可以一天做两套题。然后就做张宇八套卷张宇四套卷,八套卷四套卷很难,我基本上要花4到5个小时做一套卷,有时候分两天做,中间还夹杂做了几套叶盛标的卷子,然后还整了错题,这个做的时间蛮长的,好像是一直到12月10号。然后做合工大5套卷,后面基本是两天一套数学卷,合工大做完已经12月21号22号了。到最后不要因为要背政治而忽略了数学,每天至少2个小时做数学题。我就考研的前一天没有写数学,因为第二天是考政治和英语,在狂背政治。考数学的前一天晚上我还做了一套卷子是挑着做的,结果就做到一道和第二天考的数学很像的一道题,不过我做的那道题比考研的那道题要简单。数学是需要扎扎实实的一道一道做出来的。我数学写了整整4本笔记,这个笔记真的是我的心肝宝贝,基本上做每一道题,它的做题的思路还有各种要用的公式,笔记里都有,那四本笔记真的是一直看到考试前。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部分,真题我是从暑假开始做的,说实话是有点晚了。做的张剑的黄皮书,解析很清楚,又买了一份题。第一遍,我做了05年到15的。起初每一篇都是把不认识的词抄下来,把解析细细地看一遍。暑假过完,开学后每天依然坚持两篇阅读,做第二遍的时候仍然还会错一些自己错过的,这就是自己的薄弱地方,一定要记住。做第三遍的时候就快多了,差不多一天就能做完一张卷子阅读。我把近三年的真题留了下来,在后期做了三次模拟,然后继续按照上述方法多刷几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生命的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生物学则更深入,探讨的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分子层面的机制。这两门学科相辅相成,构成了理解生命现象的关键视角。
在生物化学部分,重点要掌握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酶的催化机理、代谢途径如糖酵解、TCA循环、氧化磷酸化等。基因表达调控,如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是重要考点。我建议使用经典的教材,如Lehninger的《生物化学》,并结合实验数据加深理解。
对分子生物学,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基因突变及修复、信号转导通路等内容是核心。特别要注意的是PCR技术、基因克隆、重组DNA技术等应用性强的知识点。这里,《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其丰富的插图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复杂的分子过程。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尝试从机制和原理上去理解每一个生物化学反应或分子事件,不仅仅是步骤。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能有效检验理解程度。参与讨论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共同解决问题,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我还发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或科研案例相结合,能使理论知识更具生动性和实用性。比如,你思考如何利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知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或者在药物研发中发挥作用。
持续关注学科前沿动态,阅读最新的研究论文,不仅拓宽视野,也可能在论述题中派上用场。记得,考研不只是为了凭考试,更是为未来的研究生涯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