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肖秀荣就是政治泰斗,这是默认的。最后答题,肖也是中了。政治多选比较难也比较重要,那么怎么攻克,突击肯定不行,所以有一本有帮助的书还是很重要的。当然,书一定要适合自己去考这门课。。政治的辅导书也有很多版本,任汝芬啊,肖秀荣等要找到适合自己理解记忆的书。内容毋庸置疑,因为他们都是泰斗。只是不同的作者,排版思路不一样,对于你记忆,找到轻松适合自己记忆的能为自己较少麻烦。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据说今年有点难,我数学在复习中应该是占了大部分时间的,我前期过了一遍课本没做课后习题,大概花了不到一周,熟悉了一下布局和概念,然后做的李正元的复习全书,刚开始做的时候确实有些痛苦,有不懂的地方问老师就可以了,不少同学很纠结问我到底买李正元还是李永乐的书,我只能说看个人喜好了,我觉得李正元的舒服一点,题目切入点很好而且挖的深,李永乐的我也看过,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很不错的,方法有很多是不错的。但是就真题难度来看,我觉得李正元的书帮助我更多。然后呢,我觉得就是得在暑假前把全书过一遍,暑假我玩了十天一点书没看,剩下时间做完了数学90年到00年所有真题,就是数一二三能做的都做了,感受就是这段时间的真题质量真不错,尤其是证明题之类的,质量很高要费脑子。十月中旬开始每周六进行模拟,用11到15的真题,模拟考研,平时就开始刷题模式了,一本660题基本一周搞定,然后做了张8,张4,李正元400题,以及市场上各种模拟题,我可能和有些宝宝不一样,我喜欢每天上午刷一套模拟题,讲真,如果不这样做我很难保证自己每天效率超高。这样一直刷题,再订正,做笔记,看错题,中间夹杂模拟考试以及不断回顾00到10真题,我觉得差不多了,而且我要提醒各位战友,真的不要在仅仅做完真题之后以为自己数学不错,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同学,只练习真题,而且真题考了130就觉得自己数学很棒,这个真的是假象我觉得我得提醒你们一下,因为这几年的真的很简单,基本没有难点。数学就说这么多吧,保持题感,保证计算量,保住准确率,不管什么样的卷子你都没问题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的重点还是单词,但是不同的是后期看的单词都是之前做笔记记录的不认识的单词、或者熟词生义或者生词熟意,单词几本书过了很多遍了,我把不认识的单词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每天就是反复看陌生的单词,除了单词就是做阅读和翻译,阅读就是做完,划词、长单句、翻译、笔记,不断的循环往复,开始做的是阅读真题后来就是阅读模拟题,一般都是两遍以上,再后来真题基本上在4、5遍,长单句能背诵最好,有的好句子我会摘抄下来,记录在笔记本上,留着作文用(这步骤说实话没有贯彻到位,否则最后也不至于慌张找作文模板)对于真题,很多人都刷了两三遍。英语基础不好的,多刷几遍真题还是有用的;基础还不错的,根据个人情况和时间分配,可以不用必须刷那么多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研究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学科,它是理解材料性能、设计结构的基础。在复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胡克定律,都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熟悉各种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理论,如欧拉-伯努利梁理论、莫尔圆、最大剪应力理论等,这些都是材料力学的重点。对这些理论,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物理意义,这样在解题时得心应手。
再者,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弹性、塑性、弹塑性行为,尤其是屈服条件和强化理论。比如,Von Mises屈服准则,Bauschinger效应等,这些都是材料力学分析问题的关键。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如拉伸、压缩、扭转实验的结果解释,也是常考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重要。多做习题,凭实例来深化理解,尤其是一些复杂的问题,如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需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尝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力学模型,以此来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利用好教材和参考书,比如Gere的《Mechanics of Materials》,经典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巩固知识。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这对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有帮助。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既能互相激励,也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