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个理科背景的学生,我对政治感到非常头疼。刚开始时,我尽量避免接触,直到十月份才匆匆浏览了一遍大纲,然后从十一月中旬开始,每天下午都专心致志地学习政治,边看书边做题,就这样急急忙忙地在十二月之前重新看了一次大纲,尽管试题还没有完成,让我有些尴尬。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及时向老师请教,比如马原的框架,虽然课堂上讲解过但我当时没做笔记,后来花了整个下午自我整理,总算理清了思路。接着,我做了肖秀荣的八套卷,还背诵了风中劲草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原、毛概和史纲的部分。同时,我还做了肖四和任四的练习,以及历年真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通过这些学习,我已经能够识别出很多选择题中的错误选项。至于形势与政策部分,我参考了任汝芬的资料。进入最后一个月,我就开始了背诵工作,每天都坚持,尽管我并不喜欢背书,只勉强完成了肖秀荣小册子的几页。最终,我还是主要背诵了肖四的内容。考试时,由于前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没有完全背熟大题也能流畅地作答。总的来说,我认为政治是最不需要担忧的一门学科,根据我两年的经验,只要适度背诵并多做练习,完全可以取得满意的成绩,所以请放心。
考研数学方面:
真题我真的做了好多遍不太记清我做了多少遍,一开始成套做,后来按板块,你会发现到了10年以后出题开始变得有规律性,这时候你要去总结和归纳发现真题的出题知识点。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做到后来因为做过许多遍做题的速度肯定会变快。一定要建立错题本!!!一定要整理笔记!!!我习惯用A4纸,因为是活页的,方便整理。讲真,最后用完了一整包,500张(永远的财富,收获满满)。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与我们大学考的四六级考试是不同的体系,不要认为自己四六级没考过,就对自己的英语感到绝望,感到很大的压力。英语的复习没有捷径,但是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料来认真的吸收消化,日日积累,不知不觉中,你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考研英语的初期备考首先是词汇,在网上买一本词汇书,回家后利用零碎时间记忆,词汇的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记忆的时候要充分的发挥主观想象力,比如把它想象成一个夸张而鲜明的形象,把单词代入到句子中复习,自己造句,通过大声的发音感受这个单词等等有很多方法,可以自己去探索,把单词记忆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另外,备考初期一定要注意长难句的积累,朗读、分析,体会句子的特点,分析句子的含义,强化英语的语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编程的灵魂,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队列、栈、树、图等)的特性及其应用至关重要。我会建议你凭编写代码来深入理解它们,例如实现排序算法,这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提升编程能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你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方式。理解CPU的运算过程、存储器层次结构、指令系统等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程序的运行机制。这部分凭模拟实际的计算机系统来进行学习,比如使用MIPS或x86汇编语言进行实践。
再者,操作系统是控制计算机资源的核心,它的学习需理解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概念。阅读经典的教材,如Tanenbaum的《现代操作系统》,结合实验操作,如Linux系统的实际操作,有效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计算机网络涉及网络协议、传输层、应用层等,TCP/IP模型是理解网络通信的关键。凭构建自有的小型网络模型,或者参与网络编程项目,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网络的工作流程。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会尝试凭编程或者其他形式的应用来加深理解。做历年真题和高质量的模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能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形式和难度,找到自有的弱点并及时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