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对政治这门课不感冒,政治课也基本逃光,不过我比较关注时事,没事的时候喜欢看看报纸,看看新闻。政治我是从9月大纲解析出来后才复习的,我选择的参考书就是大纲解析,还有强化辅导班的复习资料。有人会问问什么不选任汝芬系列那?其实任汝芬的书我也看了很多,对我这种门外汉来说,没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在上面。我觉得应该把大量的时间放到自己拿手的科目上让他给自己增分,在自己薄弱的不感冒的科目上用适量的时间不拖自己后腿就行了。 虽然大纲解释全是字,没有什么重点,但对于我来说也是它的优点之一。我喜欢在复习的时候自己钩钩画画,把我自己理解记录在书上,这样我才会更了解各章节的结构,更利于建立知识体系,带着自己的思想去复习,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再配上强化班阶段的老师总结的重要考点,让自己既能平均用力,又能有的放矢。
考研数学方面:
无论是否具备大学数学背景,都建议在开始数学复习之前仔细阅读教科书一至两次。这样做旨在帮助那些已学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或概率论的学生重温本科阶段的知识;而对于未曾接触过这些课程的同学,则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学习各个知识点,以建立起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应对问题解决。
考研英语方面:
提升阅读速度的关键在于,要有意识地挑选各种不同领域和主题的英文文章来阅读,把它融入日常生活,不仅仅限于备考时。当你可以自然而然地理解一篇文章,哪怕只是大致领会意思,这比生搬硬套的方法要高效得多。进入12月,留给我做的真题只剩下最近两年的,我打算把这些保留到最后用来模拟考试,因此一直没有动它们。于是购买了张剑的最后五套试题集。这套试卷可让我吃尽苦头,有一次阅读部分竟然只答对了5或6题,照此下去,得分可能连40分都达不到,当时我失落了很久。但看到论坛上其他人的情况也类似,我就释怀了。在最后两周,我完成了最近两年的试卷,平均错误大约3题,带着期望达到60分以上的心态,我步入了考场。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度要求高的学科,它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复习初期,你需对这门课程的基本框架有清晰的认识。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如污染的来源、过程、影响以及防治策略,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深入理解环境系统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至关重要。比如,环境化学部分要掌握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环境生物学则需了解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机制;环境工程学则涉及各种污染控制技术和设施的工作原理。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重点内容。
再者,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环境保护的最新进展也是提高分数的关键。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尤其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研究成果,帮助你理解最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应用,也能为论述题提供素材。
在学习方法上,我个人建议采用“三步法”:预习、听讲、复习。预习时,先自行阅读教材,标记不理解的部分;听课时,重点关注预习时的问题,做好笔记,记录老师强调的知识点;复习阶段,则需整理知识点,构建自有的知识网络,并凭做题来检验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可忽视。凭做题,你了解试题的难度和出题模式,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模拟考试环境进行练习,提升你在真实考场上的应对能力。
保持好的心态是制胜的关键。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自己,就一定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