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交通运输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月初起,我每晚都会投入一些时间研读政治,大约用了二十多天初步完成了大纲的第一轮阅读。随后,我开始在每个晚上做肖秀荣的1600题,将错误的答案追溯到大纲中相应的位置。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十二月,让我对试题有了更深的认识。接着,我用一周的时间重读了一遍大纲,紧接着开始了第二轮阅读,通常也是每周重温一次。谈到记忆,我一直不太热衷于死记硬背。后来我发现,阅读就像是这样一种体验:从不知自己不知,到知道自己不知,再到明白自己知道,最后达到无意识的熟稔。尽管我是理科背景,但我不认为文科的学习应依赖于机械记忆,而是应该多读,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领悟。这种深入理解反而能更好地帮助记忆,这才是学习的目标。我的政治复习策略就是阅读,如果夜晚失眠,我会看看选择题。进入一月后,只剩下两周时间,我购买了20天20题,结合核心考点有选择地背诵了一遍,侧重理解和概要。带着这样的准备,我走进了考场。然而,由于时间分配不当,我在最后两大题的第二个问题上未能作答(10年的试题留的空间较小,我考完时还有多余的时间,而11年的试题答题区域几乎是10年的两倍,导致我前面写得过多,后面来不及了)。走出考场,我几乎崩溃,责怪自己连题目都没完成。不过,想到更重要的还在后面,我逐渐调整心态。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真是不易。政治是我付出最少却收获颇丰的一门课。自九月开学以来,我才正式开始复习,首先看了精讲精练,并配以1000题同步练习,每看完一章做一章。这时不必急于背诵,因为很快就会忘记,只需先熟悉知识点。我以每1-2天一章的速度推进,有些章节快速浏览,有些则需要重点记忆,肖老先生会指出哪些是关键章节。1000题完成后,我转而阅读风中劲草,它的知识点更为清晰。后期,我主要依靠这本书,做了八套题的选择题,看了看主观题。可以说,1000题用于掌握选择题,而最后四套题则是为了攻克主观题。考前,我只背诵了最后四套题的主观题,考试时,肖老先生的预测几乎全部应验。最后四套题的作用在于让你面对任何题目都有话可说,因此我对肖老先生的指导深信不疑。
考研数学方面:
九月起,我回归基础知识,全面复习了教材和复习全书。进入十月,我完成了660题,并重做了暑期训练中遇到的困难与错误题目,以及660题中的错题难题。从十月初开始,我着手历年真题,但并未从头做起,而是从2005年至2016年的试题入手,起初每日一练,后期改为每隔两到三天一套,整个过程大约用了一个月。每个人的进度不同,做题频率可灵活调整,但务必严格把控时间,模拟真实考试环境,答题后认真批改,深入理解错题难题。完成真题后,我转向李永乐的六套冲刺卷和张宇的八套卷,这些卷子难度较大,分数不必过于挂心,关键在于巩固知识和维持手感,非必做项目,真题才是重心。在此期间,我会继续做冲刺卷,同时回顾之前的错题,不断温习660题、真题和模拟卷的错题。十一月以后,我每天投入约四小时在数学上。而八套卷则能让人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唯有正视现状,才能持续进步。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把重点放在真题上即可,而真题的核心在于阅读,因为除了作文以外的题型都可算作是阅读类题目。我前期试过挑选五篇阅读进行全文翻译,效果挺好,大家可以试试。真题做五遍以上是必须的,从中得知真题的考察方向是什么。到9月份,学了很多解题技巧,还把之前背的句子和作文滚动复习着,单词也时常翻着背,不能放下。此时正式开展阅读练习,从08年到20年,真题,每次做2~4篇,之后一定要做好总结,吃透;因为真题要反复做,在考前会做3~4次,具体安排大家自己斟酌。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在复习初期,我对材料的基本性质如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有了深入理解,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对基本概念,如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要能熟练掌握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了解并掌握受力分析是材料力学的核心。无论是拉伸、压缩、剪切、扭转还是弯曲问题,都需能够准确地画出力的图示,确定截面的内力和应力。这部分需大量的练习,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来提高解题能力。
再者,关于能量法和极限状态的概念也是考试的重点。能量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问题求解方式,它帮助从能量的角度理解物体的变形过程。极限状态的理解则涉及到结构的安全设计,这需对材料的屈服准则有深刻的认识。
实验部分也不容忽视。虽然理论计算是基础,但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同样重要。例如,凭对试件的拉伸实验,验证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这对理解材料的行为至关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重于记忆。材料力学的很多原理需凭理解真正掌握。做题是提升的关键,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回顾和总结也很重要,这有助于巩固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想强调,材料力学并非孤立的,它与其他力学课程如理论力学、流体力学等有密切的联系。在复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会更有利于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