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不必过早启动,我是在九月份才开始的。把精讲精练视为教材,每学习完一节内容后,就去做相应部分的1000题。(1000题最好重复两次,初次使用铅笔做或另备笔记本记录答案,并且务必标记错误题目)因为它包含了几乎所有非时事的政治选择题知识点,所以深入理解至关重要。选择题的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到政治总分,通常各人之间分数差异不会太大。进入后期阶段,就要开始背诵肖四肖八,肖秀荣的预测题经常命中一些主观题,而且这能帮助你掌握许多政治表述,让考试时有条理地表达。有些高手推荐购买大纲解析(封面为粉色),我虽购入,但由于内容繁多,看得不多,后期我更专注于准备专业课程。
考研数学方面:
我拥有理工科学历,或许得益于小时候还算不错的数学头脑,我在所有学科中表现尚可。然而,初次复习高等数学时,我感到非常困惑。鉴于数学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且题目难度区分度大,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分数,所以我决定从三月起全力以赴。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我首先研读了同济大学的教科书(两本绿色封面的)。每学习完一个章节,我会完成课后习题,并对照网络上的答案检查。持之以恒,直到五月,我才开始做《全书》。遇到不理解的部分,我仍会回看同济教材,这加快了我的理解速度。九月中旬,我开始接触真题,起初按照知识点来练习,第一轮完成后,我快速重做一遍。接着,我按照年份开始一套套地做真题,并建立了一个错题集,仔细分析错误的根源,究竟是理论混淆还是计算错误,这些都需要严肃对待,因为它们极有可能在实际考试中重现。十一月中旬,我开始尝试模拟题,如张宇和李永乐的试卷。但请注意,只有当你对真题熟悉到极致,至少做过三次,甚至更多,才有资格涉足模拟题。十二月,我再次回到真题,找回那种答题的状态,毕竟模拟题与真题之间仍有区别。最后的冲刺阶段,我选择了张宇的30年真题集来进行训练。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词汇,你可以任意挑选一本包含考研词汇的书籍,每日攻克一单元,并在次日抽出少许时间复习。初期务必重视单词记忆,我在强化和冲刺阶段稍有松懈,后来在准备写作时发现许多词都不记得了,于是又回头每天复习单词。同时,每天收集一些精彩的短语,说不定在写作时能派上用场。
其次,阅读理解至关重要,每个题目两分,自然成为考研英语的重点。再者是翻译,起初我把历年真题的翻译部分抄入一个小本,逐日翻译五个句子。然而,尽管我能理解句子含义,却难以准确转化为通顺的中文,加上有些拖延,我没太当回事。直到考前一个月,我做了一套模拟题,才惊觉翻译得面目全非。于是,我迅速用A4纸整理了所有真题的正确翻译和分解,接下来的一个月,每天晨读时朗读五句,不断重复。这种方法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我的翻译能力,在这次考试中,由于新题型耗费太多时间,我没有充分阅读上下文,只是大致浏览后直接翻译,但预计分数不会太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图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涵盖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绘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原理和要素是最基础的部分,包括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符号系统等。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例如,对地图投影的理解,不仅要明白各种投影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还要能够计算其变形情况;地图比例尺的学习则需掌握如何进行实地尺度与图上尺度的转换。
现代地图制作与分析技术也是考试的重点。GIS软件的应用,如ArcGIS、QGIS等,你需熟悉它们的操作界面,了解基本的数据处理、空间分析以及制图输出流程。地理编码、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等功能的使用也要熟练掌握。在这个部分,理论结合实践是关键,多做实例操作加深理解。
再者,地图设计与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理解地图的信息传递过程,懂得如何凭颜色、符号、注记等视觉元素有效地传达地理信息。批判性地阅读地图,理解其背后的地理含义,也是考察的一部分。
关于复习策略,我认为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将知识点分类整理,形成逻辑清晰的知识网络,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大量做题和模拟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帮助你适应考试的题型和节奏,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无论是向老师教,还是与同学讨论,都能使学习更有效。保持好的心态,坚持到底,这是考研路上最重要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