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从6月中旬到考研前,政治我没有一天不碰的,8月中旬到11月中旬,我一直在复习暑假上课的讲义,看着很厚。说实话,我的政治能考好,这本讲义的帮助很大。这本书的解析很全,尽管很多重题,但其实政治每年都那样,变不了多少。核心理解了,就会做题了。11月到12月序列一加上真题解析结合着看。12月到考试前,我花半天在政治上了,之前都是晚上看两三个小时。但是这个阶段还是没有背东西。因为考研我才慢慢理解了文科就是这样一个学科,万变不离其宗的。当然政治肯定是无法像法学答案那样发挥太多。但是只要理解了核心的精神,就一定可以把每个论述的大点串起来。这最后一个半月,我买了两个小册子,28道题和将中挺的核心考点预测。我就觉得小书好拿,而且那些我都掌握了也就足够了,但事实证明那是不可能记住的。我最后一星期还买了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个人觉得,这两个人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我们学文科的切忌不要背,答题思路记住就好了。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这次的经历确实给了我许多启示。稳固的基础是绝对的关键!我建议你们在阅读教材时,务必关注基础知识,遇到不理解的概念要及时向教师请教,别让疑惑埋藏心底,否则在后面的练习中可能会频繁出错。随着时间推移,知识点的遗忘和混淆会让你不得不再次回溯课本。记笔记是必要的,尤其是那些易混的定理和错题,它们能帮助你巩固记忆,方便日后查阅。为数学分配充足的时间是必须的,但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快速遗忘。最好是结合看书与做题,这样既能深入理解,也能有效记忆。暑期我完成了第一轮复习,随后开始了全书的练习。李永乐的全书是经典之作,几乎每位同学都有。例题同样重要,高效解题的习惯应从一开始就培养。我遗憾的是,到了最后阶段才意识到解题速度的重要性,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日就注重训练速度和准确性。我个人认为,十一月开始接触真题是比较理想的,而我在十二月才开始,这使得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分析错题。希望你们能够吸取我的经验,把数学变成自己的强项。
考研英语方面:
从17年的一月份起,我开始了词汇的记忆工作,到了三月,我开始跟着朱伟的《恋恋有词》学习。到了七月份,我已经大致完成了第一轮的学习,同时我也辅以红宝书的单词来记忆,这两项任务并行进行。在那些没有课程的午后,我会专心致志地攻克1997年至2007年的真题,每天坚持一篇阅读理解。由于基础薄弱,初读时我并未期待能完全理解文章内容,而是把遇到的生词圈出来,待完成后再查阅并核对答案。次日,我会回顾前一天的单词,继续推进新的阅读。这个过程相当缓慢,但单纯的单词记忆确实单调乏味。第一轮结束后,我重新开始第二轮,这次我专注于解析句子结构,找出犯错的原因。这时,每天做两到三篇阅读,难度逐渐增大,我几乎把整个下午都献给了英语学习,那是一段极其艰难且煎熬的日子。由于时间紧迫,我紧接着开始了2005年后试题的练习,依然遵循先前的方法:第一遍标记生词,同时也复习1997至2005年的题目第三遍。第二遍我开始仔细分析,第三遍再深入剖析,第四遍则集中精力于错误部分,反问自己为何出错。我特意保留了一些历年真题作为后期冲刺阶段的模拟训练材料,这些我重复做了两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这包括半导体的基本性质,如导带、价带、禁带、载流子等。理解这些概念是基础,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关键。半导体的能带理论是半导体物理的基础,需深刻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
半导体的掺杂和变型过程是考试的重点。N型和P型半导体的区别及其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都是需重点掌握的内容。杂质能级的概念,以及如何影响半导体的电导性,也非常重要。
再者,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特别是二极管、晶体管等基础半导体器件,是考试的热点。要理解其工作原理,不仅要知道PN结的形成和特性,还要理解电流是如何在这些器件中流动的。
半导体的光电效应、热释电效应等现象,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也是常考的知识点。对这些部分,需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学习,这样既能增强记忆,也能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最佳方式。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帮助理清思路,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还推荐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结合的方式学习。教材是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参考书则能提供更深入的解释和更多的例题。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凭查阅资料或者向老师教来解决。
我想强调的是,理解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半导体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只有真正理解了原理,灵活应对各种问题。所以,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思考,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