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一开始就觉得政治自己背太没有方向性了,自己买了教育部出的《大纲解析》,第一遍时马原和毛中特部分我大概是一两天看一章,毛中特的五六七章我大概看了一个多周吧,当时是跟着老师讲解走的,手抄重点笔记,这项工作做得很细致,一天政治就要花三个小时,然后每天看完还有做该章的选择题,就是那个肖秀荣的1000题。之后就是看史纲和思修,我记得史纲我大概看了三四天,思修只用了一天(不过这一天什么其他事都没做),这两部分没有抄笔记,就只是在书上勾重点,因为难点和重点在前两部分,史纲和思修相对而言容易一些。PS:书上的第五部分完全没必要看。第一遍过政治的时候慢到我抓狂,而且看过完全无印象,当时觉得打死我也背不下来。第一遍复习的时候不需要准备大题,所以练习册上的简答题的一个都没看。第二遍看的时候就已经快很多了,对着笔记,看着书上勾画的重点,练练选择题,每天两个小时左右了。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没有开始背大题。这个时候我买来了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感觉对于选择题部分还是很有用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一般在下午和晚上,上午看数学容易困,数学最好先看一遍课本,做做例题课后题之类的,但是别纠结于课本,毕竟那不是大纲,我当初就陷进课本里去了,课后题认认真真做了两遍,现在看来纯属浪费时间!课后题别全做,做做计算就行。全书我用的张宇十八讲九讲,我觉得挺好的,尤其是高数,你值得拥有!数学题的套路一共就那些,万变不离其宗,自己多整理题目套路,类似的题型做个对比,会很受益的!把自己的笔记看个三四遍,甚至要求背笔记,由此可知数学笔记的重要性。基础阶段数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上课,做笔记,复习笔记,尽量看全书就行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想还是可以给大家一些建议的,首先不能掉以轻心,考研英语题比较难,有很多需要下功夫总结和培养技巧的地方,若是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就更需要下苦功了。其次,任何英语考试,我的法宝都只有两个——早读和做真题。我做真题和别人不太一样,比如7分钟做完一篇阅读,但我之后起码会花4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来消化它,勾出生词搞懂意思,分析长难句子,反复思考自己为什么会选错,总结出原因,让自己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很多人建议英语真题做三遍,但是如果第一遍的错题你没想透彻,第二三遍你仍然会错,只是在重复做无用功而已。我每天最多只做两篇阅读,搞懂消化以后,当天晚上睡觉前听的英文就是这两篇阅读的音频,而且第二天英语复习时间会进行这两篇阅读的生词默写。如此反复,才能真正将真题做透,这样做一遍,有时会比别人三遍更高效。我是一套模拟题都没有做过的,我觉得做真题就够了,而且单词也以真题的单词为主,历年真题中的单词只要都掌握了,试题中80%的生词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大本的单词书前期稍微背下就行了,后期不用花太多精力。早读对于知识的巩固和语感的培养的重要性不需要我多做强调了,很多同学也知道早读的好处,但却就是不能坚持早起,其实养成习惯之后也并没有那么难。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气工程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等核心模块。电路理论是基础,理解和熟练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至关重要。对网络定理如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电磁场理论则涉及电场、磁场的概念和计算,特别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理解和应用。电机学部分,掌握变压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如何进行效率和功率计算,是重点。电力电子技术涉及到电力半导体器件、电源变换器等内容,这部分需结合实际电路进行理解和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的是“理解-记忆-应用”三步法。先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再凭做题加深记忆,尝试设计或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例如,在学习电路理论时,我会自己设计电路图,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电流、电压的问题。在电磁场理论中,我会绘制电磁场分布,理解其动态变化。
历年真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做真题,了解试题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定期的模拟测试帮助适应考试环境,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建议大家多参与讨论,与同学一起解决问题,或者寻求导师的帮助。有时候,别人的一个思路就能启发新理解。保持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面对困难要有耐心,自己,坚持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