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冲击“A+H”股双重上市的消费品企业再添一员——近日A股“火锅底料第一股”天味食品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双重上市已经成为不少消费品公司的共同路径。已经成功的包括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以及仍在闯关途中的包括东鹏饮料、量贩零食公司万辰集团等等。
实际上做出上述战略选择的一大原因,在于这些企业都有出海的野心。A+H股双重上市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获得国际资本支持,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同时,还能提升国际知名度,增强资金实力,以此进行规模化海外扩张和技术投入。
天味食品也不例外。天味食品是一家专注复合调味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主要产品为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香肠腊肉调料等,旗下包括“好人家”、“大红袍”、“天车”、“天味食品专业调味料定制”、“加点滋味”、“拾翠坊”等品牌。该公司于201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界面新闻注意到,这家公司在港股招股书中明确提及将“扩展海外市场布局”作为业务发展战略之一,且募集资金将用于全球销售网络建设、全球供应链体系建设、产业投资及并购等等。
和诸多押宝海外市场的消费品公司一样,天味食品也遇到了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亟待寻找新增长点的困境。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天味食品在今年上半年遭遇了近4年来的最差业绩。
它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2025年上半年,天味食品实现营收13.91亿元,同比下滑5.24%;净利润1.90亿元,同比下滑23.01%。
核心品类增长乏力的情况已经较为明显。作为营收支柱之一的火锅调味料,上半年实现收入4.28亿元,同比下滑12.85%;香肠腊肉调料品类下滑严重,收入只有1362.07万元,同比下降59.31%;中式菜品调料上半年实现营收8.96亿元,但同比增长只有1.06%。
这家公司前三季度的营收虽然止跌回升,同比增长1.98%至24.11亿元,但净利润仍在下滑通道,同比下滑9.3%至3.92亿元。
动销不旺且利润下滑,是当前复合调味料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一方面,调味料主要的大客户实际上是B端的餐饮,但近年来餐饮行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并不理想。中国烹饪协会在今年7月综合数据与市场调研指出,上半年餐饮业呈现“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竞争加剧”的态势。下游餐饮客户的经营不旺,也抑制了上游供应链的发展。
另一方面,复合调味料整个市场过于分散,竞争者众多,也陷入极度“内卷”的局面。天味食品在其招股书中提到,复合调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市场潜力不断吸引新企业进入,原有企业也可能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进而加剧市场竞争。2024年,中国复合调味品行业的市场参与者数量已超过1000家,其中更细分的菜谱式调料行业的市场参与者数量超过500家,以及火锅调料行业的市场参与者数量也超过500家。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及食品行业分析师林岳在采访中对界面新闻表示,“调味料企业当下普遍面临营收、利润下滑的困境,增量市场几乎没有,存量市场争夺很难。”
他举例称,调味料产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不少企业都在布局“菜谱式调味料”产品,比如小龙虾、酸菜鱼等等,“这是竞争白热化的无可奈何,也是价格战、渠道战到了一定程度的另辟蹊径。”
譬如以火锅底料为主的天味食品,近年来逐渐将品类多元化,旗下品牌好人家也推出小龙虾、酸菜鱼等调味料,但这两个也几乎是所有复合调味料品牌的“标配口味”——挤进这个赛道的品牌包括但不限于颐海国际、海天、小龙坎、恒顺、桥头、草原红太阳等等。
如果把目光投向全球食品巨头的成长路径,也会发现调味料确实也是一个能够实现跨国经营的行业。
例如日本酱油巨头龟甲万的产品已经将产品卖到100多个国家,且在包括美国等地建立海外工厂,其2024年也有超过70%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源自美国的味好美公司也在全球建立销售网络。卡夫亨氏也凭借亨氏番茄酱、沙拉酱等成为全球酱料领域的巨头,并且拥有调味品牌矩阵。
上述消费品巨头之所以能够实现全球扩张,一些共同特点在于,具有本地化的研发和渠道能力。比如龟甲万不只是把酱油作为日式调味品,而是提升肉类风味的通用调味汁,并创造了大量西式菜谱。味好美、卡夫亨氏则抓住了餐饮大客户全球扩张的红利,比如与麦当劳、百胜等国际餐饮巨头建立合作,以便顺利进入不同国家市场。
天味食品招股书中提到,目前其产品已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它并未披露具体的海外销售情况和占比。
不过和很多中国包装食品、饮料出海的路径类似的是,很多调味品大多通过对外贸易的方式将产品卖到海外,渠道也多数集中在华人超市,但这样市场很难做大,建立起真正主流的连锁商超销售网络和本地化工厂成为全球化落地的难点。
海天味业也计划2025年在东南亚、2028年在欧洲拓展本地化供应链及建立生产基地,并提高原材料及包装材料采收比例。
除了开拓海外渠道和建厂,对于天味食品来说,开发出适应当地市场的产品或本地化收购也成为一种关键路径。一些全球食品巨头也同样能给天味食品提供借鉴样本。
“外国的调料品牌在我们市场也有本土化的尝试,比如亨氏有零蔗糖的油醋汁、适合做糖醋里脊的番茄酱,包括借助广合腐乳跨界做腐乳粽子、腐乳月饼等。寻找本土的机会可以是多样化的,合作、收购、联名等等。”林岳对界面新闻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