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第二轮复习就到了十一月了,这段时间主要是做历年真题。用的材料是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我做完了选择题,主观题没有时间做,但是也会思考一下,写一下思路。我觉得有必要自己尝试写完整的主观题答案,因为想跟实际写出来是不一样的。在这段时间我还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和《形势与政策》,前者感觉作用不是特别大,后者还是要看一看的。肖秀荣教授也会在自己的公众号更新新的时事,直到12月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可能考的。第一点要说的是大家千万别太相信所谓的押题,把所有的宝都压在上面。临近考前,基本上大多数的人都在背肖四(至少我看到的是这样,每天晚上图书馆外面都是站了一排排的同学在那背,场面可谓壮观),但我认为肖四真正的作用是让你答主观题时能有话说,背一背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千万别抱着押题的心态去背,认为背了肖四一切就OK了。
考研数学方面:
考虑到模拟测试的时间尚充裕,我决定重温18讲、线性代数辅导书以及概率论的9讲,并再次梳理历年真题,集中攻克之前的难题。尽管如此,有些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于是我对它们进行了特别的关注。在数学学习方面,我想极力推荐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和概率论9讲,以及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我从五月起就开始研读课本并做练习,遵循的顺序是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和概率论。线性代数相对较易,有助于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一来,后续学习高等数学和概率论时就能感到稍微轻松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参考资料,你可以选择《恋练有词》来攻破词汇,《黄皮真题》用于实战演练,再加上王江涛的《高分英语写作》提升写作能力。学习英语的核心是词汇与真题。我从七月份启动考研复习就开始每日早晨用半小时背单词。起初,我会全面记忆每个单词,然后剔除已熟悉的词汇,对高频词汇用荧光笔标记。接下来的阶段,我专注于高频词及剩余的新词,最后集中精力只记高频词。关键在于反复记忆,不必强记每一个单词的所有含义,掌握两到三种不同词性的释义足矣。
至于真题部分,我总共做了三轮。初次尝试时错误颇多,一是词汇陌生,二是缺乏解题技巧,也许那时七八月的我还未完全适应考研的状态,有些心浮气躁。但初试失败没关系,重要的是仔细研究答案解析,理解自己因哪些句子或单词不懂而做错,同时记录这些单词,学习如何剖析长难句。第一次接触解析时务必专心,这能帮你摸索出解题策略。随着词汇量的增长,第二轮和第三轮做起题来就会得心应手得多。
至于作文,王江涛老师的高分英语课程十分有效。结合模板,个人表达,以及整洁的卷面和工整的字迹,你的英语作文基本上就不会拖后腿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喻。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包括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顿力学等主要部分。对备考,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掌握基础概念是关键。理论力学中的质点、质点系、力、功、能、动量、角动量等基本概念要清晰理解,这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例如,理解和应用牛顿三定律,不仅要知道它们的内容,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公式推导与应用并重。理论力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定理和公式,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达朗贝尔原理等。这些都需不仅,更要理解背后的物理意义,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熟练应用。比如,在处理复杂的动力学问题时,使用拉格朗日方程或哈密顿方程简化计算,提高解题效率。
再者,注重实例分析和习题练习。理论力学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习题训练,凭解决实际问题,你更好地理解力学原理,提升解题技巧。对复杂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解,这会帮助你深化对力学的理解。
理解力学与实际工程的联系。理论力学在航天、机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尝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结合,会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也更有助于理解抽象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