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每年的政治大纲通常在九月中旬发布,我在大纲公布后才着手复习政治,每天分别利用午餐时间和晚间休息时各投入两小时来学习。当我觉得其他科目的学习有些疲惫时,就会转向政治来转换一下思维。实际上,我没有怎么使用红宝书,因为它的编排杂乱且题目偏向复杂。因此,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教材。不过,后来我觉得自己启动政治复习的时间稍晚了一些,有点吃亏,所以我推荐大家从暑假期间,大约七、八月份开始就可以阅读肖秀荣的书籍(当然,红宝书内容全面,可以用作补充材料,我有同学没用肖秀荣也取得了八十分以上的好成绩)。
我的复习策略是学完一个部分就立即做相应的习题,遇到错误用铅笔轻轻标注,以便后期重点复习。大约十一月左右,我会开始看《风中劲草》,这几乎是每位考生都会参考的资料,它详尽列举了历年的重要知识点。政治选择题通常不会与最近几年的考题重复,除了哲学部分,所以这本书相当有用。接近十二月,我开始做肖八的选择题,直到十二月中旬,转而集中精力看肖四,并背诵其中的大题。同时,我也尝试背了蒋五,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实只要你专心背诵肖四就够了,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再考虑其它资料。(我们那一年肖四的预测非常准确,只要背熟就能应对考试。总之,对于政治科目,保持适度的关注即可,前期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备战考研阅读时,当然,之前提到的单词是前提,其次最重要的就是真题。在备考中,我给自己制定计划,刚开始对真题不熟悉,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一遍,包括对生词的查阅整理记忆、长难句的整理分析等。从第二遍开始,除了读文章做题还开始分析篇章结构,读文章并背诵里面的长难句。之后仍是反复过很多遍,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或许是明白某个词的用法,或许是明白出题人设计某题或某个段落的思路等。对于真题解析,市面上有很多,我陆续看过张剑的黄皮书,考研真相。总之,真题要反复做,反复研究。但也不是盲目的反复,要一遍有一遍的目标和收获。我一般是下午两点到四点左右用来研究真题,晚饭后的一个小时用来做两篇模拟,不论其他的时间怎么变化,这两块时间雷打不动。但是时间的分配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复习习惯,我只想强调真题的重要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数学一,它是理工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科目,涵盖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高数是基础,主要复习积分、微分方程、级数等部分,尤其是定积分的应用和多元函数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则要理解矩阵运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等内容,这部分理论性强,需深入理解概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则注重理解随机变量、分布、期望和方差等基本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一,关键在于做题,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巩固和深化理解。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核心课程,它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以及系统的分析。首先要掌握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性质,如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是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包括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这些都是解题的关键工具。理解并掌握Z变换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是考试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多画图,利用图形直观理解复杂的信号和系统关系,动手实现一些简单的信号处理算法也能帮助加深理解。
在复习这两门课的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对知识的热情和耐心,不断思考和实践。对数学一,不仅要会做题,更要理解背后的数学思想;对信号与系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工程思维。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很重要,这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