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岩土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的权威非肖秀荣莫属。首先,建议使用他的《精讲精练》与《1000题》配套学习,每当完成《精讲精练》的一个章节,就去做相应章节的《1000题》。阅读时不必求速,关键在于真正领会书中所教授的知识。这两本资料完成后,可再次购买一套《1000题》,在新书中标记出之前做错的题目,并重复练习,以确保你已彻底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大纲发布后,《风中劲草》是极佳的辅助材料。政治备考无需过早开始,因为大纲公布后,复习将更具方向性。最后,肖四和肖八的预测卷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浏览一下蒋中挺或任汝芬等其他教师的预测卷,以拓宽视野。
考研数学方面:
大学两年的数学期末考试都是背卷子混出来的,准备考研后重新买教材重新开始学。我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准备数学,很惭愧的说我一个学期就学了高数上册前两章,我本来自身对数学这门学科就很很很不擅长,入门也难吧,有时候差不多一个晚上看一页才能勉强看懂,但基本上我每一页都有不懂的题目,课后题更是百分之80都搞不懂,就换了种方式,看一章课本,不做课后题,直接看一章复习全书。结果更惨,我每一页都有一半看不懂,一个寒假就啃了第一章。我看数学很慢,虽然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看,但是因为不懂的太多根本看不走,因为我基础几乎为零,所以我根据我的情况从最简单的开始重新复习,我这才开始慢慢学懂考研数学,跟老师学了得有百十个课时,做了很多真题,这才能从最开始的三十分考到现在的一百三,活生生提高了100多分。
考研英语方面:
复习刚开始就定下计划,不管多忙,每天必须三个小时英语。因为英语这个东西感觉太重要,感觉一天没看都会有点生疏。四月开始我主攻真题,做完了精读每一篇,两天背一篇阅读,四个月背多少算多少,每天做两篇阅读,买了胡敏的阅读,觉得不太好,跟真题比太简单,做了一半就没有做了。我不喜欢看词汇书,所以只是在阅读时看见后面有解释的才背一下,真题上不认识的全部自己查出来背,根据句子来背单词。四个月把真题弄了两遍后开始做专项练习,买了一本完形填空,五天把20篇做完并精读了,做题刚开始时错的很多,做到后面就觉得做完形填空很有感觉了。用的翻译练习书先分类进行了翻译的技巧和知识点讲解,配有10多篇翻译练习,我感觉难度很大比真题难一些,句子和文章都很难理解,很多都读不懂完全不知道如何翻译,每天做完都感觉是到外星球遨游了一圈。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把这本书搞完,配合着讲解收获颇丰~感觉我英语阅读的质变就是在做完这本书后发生的。翻译做完后又找了一本长难句,因为时间原因只选了第二部分的100多个句子来精读,反复琢磨了两遍,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和翻译的技巧。阅读部分因为每天都有做胡敏的阅读题,中午吃饭的时候把星火的阅读当小说边吃边看。专项练习弄完就差不多10月份了,这时候开始把英语减少到了每天1个半小时,我又把真题翻出来,每天读一两篇文章,将标注的单词,短语,句子读读背背,重点琢磨真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坚持每天一篇新的阅读练习,同时把以前做过的阅读中遇见的单词复习下,每天复习一篇。差不多弄到11月底,我就开始英语小作文的专项训练,老师把所有小作文的类型总结了出来,真题考过的小作文我就背下来,没有考过的就参考作文书上熟记格式,这样考试就不虚啦,考到啥都不怕!12月份的前两个星期,我又把做过的完形和翻译快速复习了一下,有很多都已经忘记了,不复习不等于白做了么?月末最后两个星期重点是复习近三年的真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材料力学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这些都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对这些概念,不仅要它们的定义,还要深入理解其物理意义,凭实例去感受和应用。例如,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应变则是物体形变程度的量度,理解这些帮助更好地分析实际问题。
熟练掌握基本计算公式。材料力学中的各种计算公式,如胡克定律、圣维南原理、欧拉-伯努利梁方程等,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工具。我建议大家在学习时,不仅要记忆公式,更要理解公式的来源和适用条件,这样在遇到复杂问题时灵活运用。
再者,重视实验和实例分析。理论学习的,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加深理解。比如,凭对不同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直观地看到应力-应变曲线,了解材料的弹性、塑性和破坏特性。多做例题和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材料力学的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定期回顾能巩固记忆,防止遗忘。我通常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找出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