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也是从7月份开始的,每天用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有同学可能不看重政治这块,但是提早复习后面留给专业课的时间才会越多。我用了蒋中挺的复习全书,在这里我想推荐肖秀荣的政治书,毕竟肖大大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将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抄到本上,到最后可以根据本上的错题来查看哪块的知识没掌握。在冲刺阶段我买了肖八、肖四、蒋五以及小黄书,肖四是一定要背熟的。11月份乃至12月份政治背诵的时间会占很多。
考研数学方面:
这一门我是分三轮复习的,第一轮是上面说的课本,当时边看课本边做课本习题,我第一轮是从五月份劳动节上来开始正式准备考研的,到七月份中旬课本加上习题一轮结束了。中间因为感觉自己看书还是蛮吃力的,之后开始准备复习全书,因为第一遍看课本看得仔细,看起全书不是很吃力,但是容易错,记得做第二章全书习题时,就没有对几个。跟老师交流了很久,老师一直安慰我说是刚开始做大家都一样qwq,后来就慢慢好多了。全书我是一章一章扎扎实实准备的,每一个题目都要自己算,会做不行还要能做对,当时进度不快,计划是45天在九月份之前一遍过完,后来推迟了一周。在这里,我提醒大家,全书的难度略高于真题,但是真的出的很好,要想数学考出一个好成绩,全书至少得看两遍。九月份全书一遍完了之后,开始第二遍,一直到十月份中旬,这期间顺带做完了660题,660题出的题目注重概念,易错,难度不小,做完了并消化了它有利于后期冲刺。从十月份中旬之后20天,每两天一套真题,在十一月份上旬就把真题基本做完了(留下了近两年的,用于最后模拟),此后划了一周时间总结消化错题。从十一月份下旬开始做模拟题,当时模拟题难度大于真题,备受打击,不过接连几套下来也就慢慢适应了。模拟题完了之后就开始回归全书做真题,建立框架了,之后就是最后模拟两套真题考试了。上面说的时间轴我建议大家理一理,参照自己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我第一轮第二轮每天大概一上午数学,后期三个小时,到了十一月份下旬,差不多就只有两个小时一点,主要是被政治占用了不少时间。总结一下,课本一遍,全书三遍,真题两遍,模拟题一遍,每一遍之后都要拿出时间来消化分析弱点。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缺乏足够的词汇量,我一直未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因此首要任务便是积累英语单词。从八月末开始,我便着手使用红宝书来学习单词,每天全力以赴地投入一个上午的时间。相信“勤能补拙”,我将整本书抄写了一遍,就连那些我不太熟悉的单词释义句子也挑选着抄录下来。此外,红宝书附带的一张光盘包含所有单词的发音,我把它们导入了MP3,在日常行走时反复聆听。背诵单词后,我会跟随着MP3进行默写以巩固记忆。单词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前期记住的单词往往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遗忘,于是我在刷物理、化学和有机试题感到疲惫时会随手翻开复习,以此强化记忆。一旦我对单词有了扎实的掌握,做起阅读理解就会轻松许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是一个涵盖面广且深度适中的科目,它包括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结构四个主要部分。这四部分内容相互关联,构成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框架。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方面,理解并掌握CPU的工作原理,如指令系统、运算器、存储器等,是关键。了解流水线技术和虚拟内存的概念也很重要。这部分理论性强,建议凭做题加深理解。
操作系统的学习,核心在于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理解进程的状态转换、调度算法,以及虚拟内存管理和磁盘I/O操作的原理,能帮助你把握这一部分的内容。实践应用也非常重要,比如Linux命令的使用,边学边练。
计算机网络则需熟悉TCP/IP五层模型,特别要理解每一层的主要功能和协议。如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HTTP和HTTPS的区别等。这部分凭模拟实验和实际抓包分析来深化理解。
数据结构是编程的基础,你需熟练掌握各种常见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队列、堆、哈希表)的操作和特性,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对排序和查找算法,不仅要知道如何实现,还要懂得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多做题,凭实践来加深理解。利用互联网资源,如Coursera、LeetCode等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练习。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求助,参加论坛讨论或找导师教。
定期复习是避免遗忘的关键。我通常会每周设定一个主题,例如一周专注于复习操作系统,下一周再切换到其他主题。这样既能保持知识的新鲜感,又能确保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