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肖秀荣系列(包括1000题、历年试题及知识点手册)——1000题搭配专用的红宝书来操练,做完后紧接着通过历年真题继续深化(据说每年都有重复题目,你们都清楚)。至于知识点,就是需要大量背诵,特别推荐2014年那本小册子,它将选择题与大题分门别类,非常符合我的学习习惯,使用体验极佳。对于政治主观题,我个人坚信肖四必须深入背诵且熟练掌握,因为肖秀荣教授的实力毋庸置疑,就算没预测到原题,你记忆中的素材依然能派上用场。不过,别只寄希望于肖四,在考试前的一个月,每天留出一小时去记忆其他来源的大题资料,例如徐涛老师的课程,今年我就额外背诵了一些关于十九大的专题和其他专题内容,即使记得不全,在考场也能灵活运用一点半点。
考研数学方面:
从小到大数学一直都是最拿手的学科。所以提醒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好好学数学,这门课是必须花上足够的时间精力才能掌握其中的规律。这是一门最能拉开差距的课,是公式定理太多,都需要记,我当时就是一些公式记不住,只能考场上现推;还有就是技巧性很强,题型变化很多,必须通过大量做题积累经验。
考研英语方面:
从大学三年级下学期起,我开始了英语单词的学习,那是我决定考研后,购买了一本《红宝书》作为词汇教材。尽管当时课程还未结束,我便尝试在上课的同时研读单词。初次翻阅,确实备受煎熬,大多数词汇陌生且难以记忆,但我仍然坚持完成了第一轮学习。第一遍几乎毫无成效,我认为反复接触单词至关重要,大约需要至少看十遍。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每当感到疲惫,我就通过复习单词来稍作休息。随着时间推移,我的速度逐渐加快,到最后阶段,我能在五天内浏览完整本书。
我发现有些人习惯于抄写单词的中文释义,但我不认为这是必需的。这样做可能会消耗过多的时间,尽管理解翻译是必要的,但主要目标是阅读理解,大致理解含义即可,有些单词还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出来。
在阅读方面,我选择了星火的《阅读理解100篇》,起初每天完成一两篇。然而,随着复习深入,我发现这些练习与真实考试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我倾向于将重心放在真题上。那些所谓的“100篇”或“200篇”,只需浏览了解文章结构,不必过于关注对错。
毫无疑问,真题是考研英语复习的核心材料。我选用的是张剑编著的世纪高教社黄皮书,重复练习了三次。对于写作,我采用了王江涛的《高分作文30篇》。作文的重点在于架构和句子表达。我背诵了书中的所有30篇范文,并亲自撰写了几篇文章,归纳出一个通用的框架,再请人修改润色,以便在考场直接应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原理部分,我认为理解计算机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从最基本的二进制系统,到CPU的工作流程,再到存储器层次结构,每一个环节都需深入理解。例如,了解CPU如何执行指令,理解ALU和CU的作用,以及寄存器的功能,这些基础知识会在后续的学习中频繁用到。数据类型的表示、运算规则,以及汇编语言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个人建议使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这样的经典教材,并配合实践性的编程练习来加深理解。
网络部分,TCP/IP五层模型是核心。你需清晰地掌握每一层的功能,如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数据链路层的帧封装,网络层的IP路由,传输层的TCP/UDP协议,以及应用层的各种服务。特别要注意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以及拥塞控制、流量控制等高级概念。《计算机网络》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对这两部分的学习,我都推荐结合实例进行思考和讨论。比如,你尝试构建一个简单的计算机模型,模拟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和处理;或者设计一个网络通信场景,分析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这样不仅能帮助记忆,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实践也很重要。尝试安装和配置一些基础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甚至编写一些简单的网络程序,这将使你对理论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利用碎片时间回顾笔记,定期做题测试自有的理解程度,这对巩固知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