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关键在于选择题,特别是多项选择题,考试时常常觉得每个选项都有道理又似乎都不完全正确。深陷纠结之中,越思考越拿不定主意,往往会导致误选或多选。至于主观题,书写工整的考生或许能额外获得评分优势。当每个人都在大量背诵时事政治和参考资料后,分数差异反而不易显现。在考试前一周,我专注于肖四和任四,反复研习那八份试卷,尤其在大题上投入大量精力去记忆,直至能够倒背如流。进入考场,浏览了一遍大题,心中已有把握,因为其中有2-3道题与肖四和任四的题目高度相似。尽管与高分者相比仍有不小的距离,但对我自己的表现已感到十分满意了^_^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水平只能算是普通,不算出色。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次性过关,但得分并不突出。幸运的是,我在阅读方面还算拿手。对于考研英语来说,阅读部分至关重要。起初备考时,我只是单纯地记忆单词,我偏好那本绿色无序版本的词汇书,因为它能避免单调乏味的感觉,而像红宝书那样的有序版本在我看来过于枯燥。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持之以恒地背单词确实是个挑战。那是接近六月份的时候,刚开始复习,我安排得很轻松,早晨和晚上各用一个小时背单词,购买了一本张剑编著的黄皮书,分为上下两册,下册要稍后才会发行。我从基础版开始做起,起初觉得难度颇高,很多内容难以理解,但我强迫自己继续,同时也坚持不懈地记忆单词,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考研英语的阅读部分包含四篇文章,因此黄皮书的每个单元也是四篇,我推荐尽可能完整地练习。每完成一套,我会查阅并记录下不熟悉的单词,抄录在一本大笔记本上。实际上,到了后期没有太多时间回顾这些笔记,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常用单词已经不知不觉地被记住。一旦有了单词量和阅读基础,我便开始了真题的训练。当时正值暑假,空闲时间较多,所以我尝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来做题,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找到应试的感觉。完成真题后,我依然习惯性地查找生词,但这回遇到的新词已经不多,总计整理了大约二十多页,后期不断复习,觉得收益匪浅。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言文字基础,这是一门深入研究汉语本质的学科,涵盖了音韵、词汇、语法、训诂等多个方面。我认为,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历史演变是关键。《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教材是必读之书,它们能帮助理解汉语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多做练习题,如辨析词义、分析句法结构等,巩固理论知识并提升实际运用能力。我还建议大家广泛阅读古籍,这样不仅能积累词汇,更能感受汉语的魅力,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评论写作则更侧重于实践。一方面,需广泛阅读,尤其是时事评论、文学评论等,以了解不同类型的评论风格和技巧。另一方面,要不断练习写作,从结构布局到论点阐述,再到语言修辞,都需反复打磨。每次写作后,记得反思和修改,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个人的习惯是,每次完成一篇评论后,都会隔一段时间再回看,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有的作品,找出不足并改进。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至关重要。汉语言文字基础为评论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评论写作则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了实际中,使我对汉语有了更深的认识。两者的结合我不仅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也能在实践中展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