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政策科学与公共管理创新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我认为在考研的四门课中,最不用担心的就是政治。考研政治就是在考国民教育和爱国主义,这是我们必须清楚的一个事实。我也是在十月份开始准备政治的,刚开始就是疏通一下知识点,把相关的内容浏览一遍,在十二月之前根本不用太使劲准备政治的简答题,把时间多分给其他科。在考研前的一个月,任四和肖四会相继出版,然后就买这两本书使劲背,我更倾向于肖四,总之,政治你是最不用担心的。政治复习用书:肖秀荣知识点提要,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讲真题,肖秀荣考点预测背诵版,肖秀荣形势与政策,肖秀荣8套卷,肖秀荣4套卷,任汝芬4套卷,徐涛的考研政治考前必背20题,蒋中挺的客观题应试宝典。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考试堪称历史之最,因此得分普遍偏低。我的策略是首先巩固基础知识,并挑选一些课后习题来练手。接下来,我深入研读了二李合著的全面复习资料,并专门购买了李永乐和王式安的讲义。我认为,牢固的基础知识和高效的解题技巧缺一不可,剩下的就是大量练习。我选择了过去十五年的真题进行演练,同时穿插着660题、400题以及张宇的8套和4套题集。实际上,这些辅导材料已经绰绰有余,关键是理解和熟练度,尤其是要提升计算技能。每道题目都应该先尝试独立解答,然后再核对答案。有人会询问需要重复学习多少次,但我认为次数并不重要,真正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点。有些内容一次就能掌握,有些可能需要反复琢磨,这取决于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水平,无法一概而论。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基础是词汇,在我看来,词汇的多寡直接决定着我们最终的英语分数。我们现在会听很多人发帖子说,文章读不懂也能够把题目做对,别听他们扯淡。尤其是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更应该把词汇这个基础打的牢固了,才能在暑假的时候有一个质的提升。我用的英语词汇书是绿皮乱序版,其实哪本都一样,就那么多常考词汇,本质差别不大,关键是要背,而且要背得滚瓜烂熟。我有一个习惯,就是背一遍就要在第一页空白页的地方标记下来,注明这一遍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好给自己打气。到10月份的时候,就已经记了足足12遍了。之后一直到考试前又过了几遍,加起来算是15遍至少了。所以,对待单词请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英语真题毕竟少,为了增加英语的阅读量于是我们不得不购买一套英语模拟题,做模拟题的方法与做真题类似,唯一的不同点在于做模拟题不能死抠,毕竟模拟题的严谨度不如真题。答案和正确率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把握做题的过程,积累做题的经验,寻找做题的感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管理的功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者的角色(企业家、领导者、决策者、协调者)以及管理的环境(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这些基础知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和记忆。
深入研究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权变理论等,都是考试的重点。尤其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等经典内容,不仅要在理论上理解,还要能联系实际案例进行应用。
再者,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制定是关键。掌握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等,理解并能灵活运用SWOT分析、盈亏平衡点分析等工具,是提升答题深度的重要手段。
领导力和激励理论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再到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需理解这些理论如何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效率。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教科书和参考书籍,多角度理解知识。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将复杂的内容简化为自有的语言,加深理解。凭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练习,熟悉考试格式,提高解题速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关键。尽可能地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或实习经历中,这样既能检验理解程度,也能使理论更加生动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