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大多数人往往忽视了分析题的训练,认为它耗时费力且收效甚微。然而,我个人发现解这类题目其实很有趣。我习惯于手握一支铅笔开始解答,首先明确题目的要求,理解我要回答的问题,接着我会仔细阅读材料,带着问题寻找关键点,并用铅笔轻轻标记出有用的信息。随着标记的增多,你会察觉到资料中隐藏的条理性和层次感。之后,我对这些标注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出主要观点,并列举出来。初期可能需要逐一对号入座,但逐渐地,你会培养出一种直觉。当你的答案与题目匹配无误时,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理工科出身,可能从小数学思维还可以,在所有功课中算是学的可以的,但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感觉高等数学学的糊里糊涂,我数学复习的周期和强度一直很大,因为数学分值很大,而且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分数差距会很大,所以一定要重视,我3月份开始复习,由于实在基础太差,就先学同济大学的教材(两本绿色的),学完一章后,做课后习题,做完对答案(网上有),坚持就好,做完后基本到了五月份,就开始做全书,如果有些还是看不懂,再翻同济的教材,这样比较快。到了九月中旬,就可以做真题了,刚开始做真题时,可以按照内容做,做完一遍后,可以再开始一遍真题,这一遍就很快了,过完后,再开始整套整套地按年份做真题。这时候要有一个真题的错题本,把错题都整理上去,分析错误的原因,是概念问题还是计算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因为这些问题完全会出现在考场上。到11月中旬就可以做模拟了,这时候张宇和李永乐的模拟会陆续出来,但是切记,做模拟题一定是在你把真题做烂,做透,至少三遍,甚至五遍以上,才能开始做模拟题。等到12月份要回归真题,重新回答真题的感觉中,毕竟模拟题和真题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冲刺就是开始真题了,我买的张宇30年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感觉自己英语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开始做真题。真题我做了三遍以上,真题不是光把答案弄明白就算完了,一定要把阅读理解上的每一句英文(原文+选项)都要弄懂,这个问题为什么要选这个选项,为什么不选这个选项,都要弄清楚。真题最好从远到近的做,如果感觉自己英语基础很差的同学,可以多写写作文,让人帮助修改,一篇作文多次修改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强单词的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物理化学涉及许多基础理论,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动力学方程,量子力学等。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物理化学的骨架,对后续深入学习起着支撑作用。我建议大家在初期阶段花大量时间去理解和记忆这些基本概念,形成扎实的知识框架。
掌握公式并会灵活应用。物理化学中有很多公式,如吉布斯自由能、亥姆霍兹函数等。每个公式背后都蕴含了特定的物理意义,理解其含义并能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是高分的关键。我会经常做一些习题来熟悉公式,并尝试推导,这样不仅加深了记忆,也提高了解题能力。
再者,重视实验部分的学习。物理化学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检验,凭实验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我在准备这部分时,除了阅读教材上的实验描述,还会查找相关文献,模拟实验过程,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是保持知识鲜活的有效方式。我会每周设定一天进行回顾,将一周所学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做些模拟试题检测自有的学习效果。这种方法帮助我及时发现遗漏或不理解的地方,以便及时弥补。
交流讨论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好办法。我常常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不同的思维碰撞往往能激发出新的灵感。教师的指导也很重要,他们的经验能帮助避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