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假如你高中专攻文科,那么九月着手准备绝对是充足的。对于底子较扎实的人而言,十月启动复习也同样合适。在主观题目方面,我热烈推崇肖老师。坦白说,我只精背了他的四套卷,而八套卷则反复阅读多次,即便无法逐字复述,但答题的主要方向已牢记心中。十一月我才开始关注主观题,从历年真题起步,归纳了提问和回答的各种视角,接着只集中精力于八套卷和四套卷。不论跟随哪个老师的指导,主观题都需要背诵,因为考场中会有一些标准表述需要应用,所以事先积累素材是必要的,考试时便能自如地运用。想要取得高分,关键还在于个人对题目的深入理解。这是我备考期间忽视的一点,所以我提议你们抽出时间去仔细研究过去两到三年的真题及其答案,培养解题的感觉,力争达到七十五分以上的目标。
考研数学方面:
我采用的是2015版本的李正元全书,封面呈粉红色。这是一本相当经典的教材,极其有助于提升计算技能。我是受到多种备考经验分享的影响后决定使用它的。新版本我没有尝试过,我购买了张宇的书籍,但个人感觉不太适应,部分题目较为偏颇或奇特,如果数学底子不扎实的话,我不太推荐。第一年复习数学时,我经历了不少曲折,幸好在第二年能明确自己的不足。我认为第一年最大的错误就是过于急躁,看书速度快,看似进度快,实则根基未稳,导致后来计算能力极弱,连简单的问题都无法正确解答。因此,复习数学切勿急于求成。所以在第二轮复习时,我开始使用正式的笔记本(可不是随便找些草稿纸用完即丢),逐题认真做,从一开始就培养按部就班解题的习惯。起初可能会觉得效果不明显,但到了后期做真题或模拟题时,你会发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除了全书,我还做了660题,它能有效检测你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计算技能是否过硬。虽然题目形式是选择和填空,但计算量不小,技巧题不多,题目精选,暑假期间做最合适不过。关于模拟题,我强烈建议多做!我做过张宇的四套卷、八套卷,还有李正元的经典400题和合工大五套卷。尤其推荐合工大的这套题,难度适中,模拟题通常比真题更难,尤其是张宇的题。不过,不必过分看重,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找出知识漏洞,以及提高答题速度和掌控时间。多做模拟题,正式考试时就不会因时间分配不当而无法完成。另外,别忘了,数学也需要记忆。清晨头脑清醒,大家通常用来背英语。根据我的第二年复习经验,我每天上午都会留给数学,先复习笔记,强化记忆,然后开始做题。因为一门学科的知识复习后,其他内容可能会被遗忘,所以每天重温笔记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来分享一点经验吧。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专注于记忆英语单词,大约重复了两轮。词汇量是解题的关键,因此强烈建议你们要把单词掌握牢固。七月份开始做真题时,每次阅读理解总会出错三道左右。尽管单词看上去眼熟,却记不起其含义,更别提去分析复杂的句子结构了,这让我倍感困扰。于是,我又回头专心攻单词,再次尝试阅读,但进步并不明显。因此,我建议你们在初期就要把单词基础打扎实,这将使你之后处理阅读理解和新型题型时更加得心应手。
到了后期准备作文阶段,情况变得更糟。起初,我通过背诵历年试题的范文,试图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模式,并积累一些万用句式。不幸的是,直到考试前一天,我都未能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总是在写作过程中感到无话可说,似乎我已经表达了所有想表达的,但字数始终达不到要求。这可能是由于我过于依赖模仿他人的文章,缺乏独立思考的结果。对于后来者,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你可以参考别人的精彩语句,但面对漫画或题目时,你也必须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否则,你可能会在写作中途陷入沉默,因为字数不足而失分,这是非常遗憾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程序设计是基础,掌握一门主流的编程语言如C++、Java或Python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基本语法,包括变量、运算符、控制流程(如循环和条件语句)、函数等。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凭代码解决问题,这需大量的实践。我建议凭做项目或者解决LeetCode、HackerRank上的问题来提升编程能力。
数据结构是灵魂。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以及哈希表等,是这门课程的核心。你需理解它们的逻辑结构、物理存储方式以及各自的特性,例如,何时使用链表非数组,何时使用二叉搜索树非普通二叉树。掌握这些数据结构的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也是必须的。
对算法,排序和查找是最基本的,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熟练写出代码,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理解和应用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回溯法等高级算法也非常重要。我强烈推荐你凭书籍《算法导论》进行深入学习,并配合LeetCode等平台进行实战训练。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我会经常编写小程序来实现数据结构和算法,凭实际运行来检验理解和代码的正确性。参加一些编程比赛,如ACM竞赛,也能帮助你在实践中提高编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