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从八月末政治考试大纲发布起,正式的复习就开始了。要想在政治科目上取得优异成绩,关键是掌握好选择题。必备的学习材料包括:“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又称“红宝书”),肖秀荣系列(《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8套卷》与《4套卷》),风中劲草,以及其他知名教师的冲刺试卷。首先,在9月至10月期间,主要任务是刷选择题。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相结合,每读完一章就做对应的选择题,至少两遍,并且注重收集错题。这里有个提示,可以在开始做《1000题》前复制1-2本,以便后续重复练习。接下来,进入11月,再次重温《1000题》,同时尝试《讲真题》中的选择题,以理解历年试题的风格。此时,可借助“红宝书”和风中劲草来填补知识空白。到了12月至考试前夕,重点关注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对于主观大题,考生应尽量熟记8套卷和4套卷的答案,因为可能直接考到原题,即使未出现原题,记忆中的内容也能帮助你构造接近的答案。掌握了选择题和大题,考研政治的成功就近在咫尺。选择题主要测试细节知识,尽管每年有大纲,但难以确定重点,记忆效果欠佳。推荐使用蒋中挺的复习全书,涵盖所有科目,特别标注了细微的重点。暑假时可以预览一遍,九月开学后深入学习。后期重心转向大题,偶尔回顾一下选择题的知识点。购买几套模拟卷,在考前进行练习,以确保万无一失。
考研英语方面:
12月份,此阶段,还是要做真题,经过前几月的付出,对于真题你已经很熟悉了,当你看着一片文章的时候,你基本能直接翻译出全文。对全文的结构、句子分析、词汇已经熟悉。此阶段主要是重复真题,找一种感觉。同时,也要背一些素材和作文模板。(关于模板,大家总是担心得低分,要知道我们自己写出的东西更菜,所有有模板还是用吧,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用的模板,分数都不低。所以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考前,每天坚持看一下英语真题,只为找感觉。相信经过前期的努力,你一定会在英语战场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知识点的科目,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等多个领域。在复习时,我将这些部分划分为不同的模块,逐个击破。对每个模块,我都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尤其是那些经典理论和重要人物的观点,如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
在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并能应用基本的教育概念和原则至关重要,比如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社会影响等。我建议凭阅读经典的教育学原著来深化理解,并尝试用这些理论去解释实际的教育现象。
教育心理学部分,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以及课堂管理策略。例如,了解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这些都能帮助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对教育史,需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教育思想和改革运动,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革新,新教育运动的影响等。这部分内容凭时间线的方式进行梳理,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
至于课程与教学论,我强调理解和实践相结合,理解课程设计的原则,熟悉不同教学模式,并能够分析评价教学效果。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崇的是深度学习非死记硬背。我会定期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把复杂的知识结构化,这样不仅便于记忆,也能提高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我会找些实际案例来练习分析,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建议多参与讨论,无论是线上论坛还是线下研习小组,都提供不同的视角,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持续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考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