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知识点像饺子馅一样碎,但我们可以把它们分类记忆,只要不记混,对多选尤其有帮助。 大题也是背,我从11月开始,每天早上背资料,听老师给我们讲解肖四答题思路。还帮我总结出什么万能答题思路,上考场之后用着感觉特别好。选择题靠1000题,错题记在错题本上,背后的原理或者事件我都抄上反复记忆,大题靠肖四,到了十二月多背一句话也许就是多几分。政治是最忠诚的一门学科,它不会背叛你,你背了多少就能拿多少分。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数学相对来说算是比较难的,我感觉今年的数学难度主要体现在计算量大(计算能力很重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和部分题目类型较偏(考到平时不主要关注的知识点)。大家根据近几年考试题型,自己规划一下复习计划。想要提高数学能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多做题、多计算、多总结。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相对来说涵盖的知识点要比张宇18+9+9讲少一些,但是也都是考研重点,如果不想在数学上花太长时间或者感觉时间不太够,可以用复习全书。而张宇的18+9+9讲讲的更加具体,解题方法也比较多,知识点也比较全,但是要记的方法太多了,不一定可以用到很多。我当时综合了一下,看的复习全书,做的张宇的1000题,张宇18+9+9也略看了一点。但是重要的还是真题,一定要做。什么时候开始真题训练(当作考试一样,3个小时的时间),以及后面的宇8、宇4、宇1,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是每天的必备功课。不管你用的是哪家的单词书,你要自己定目标一天记多少单词是固定的,比如一天一个单元或者一天80,100个单词,每天坚持。翻来覆去轮番轰炸,从头到尾从尾到头,不要嫌浪费时间。后来的后来,你会发现每天用的时间会越来越少,甚至只要几分钟。因为目标数量没变,你越来越熟悉便提高了速度。后来也就不会浪费你大把的时间了。完形填空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并且一直听同学们说这个就放弃吧练了也得不了多少分的,就一直没有在意这个,直到考前一个月的时候才意外的发现做这种题也是有办法可寻的,自己也练了练感觉不错,所以大家可以提早多练练,我相信一定能比平均分多那么几分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的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是电压、电流、光强等物理量,也是声音、图像等抽象概念。需掌握各种类型信号的基本性质,如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系统的理解同样关键。一个系统是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产生输出的过程。需理解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特性,包括其稳定性和频率响应,并能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傅里叶变换是我花费最多精力的部分。傅里叶分析为提供了一种从时域到频域的转换手段,使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和解析信号。对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的理解和应用,是我在复习阶段的重点。
系统响应的学习也不能忽视。零状态响应(ZSR)和零输入响应(ZIR)的区分,以及利用冲激响应求解系统响应的方法,都需熟练掌握。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理论学习时,要尽量理解和每个定理的推导过程,不仅仅是结果。凭做题来巩固知识,不断练习,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我还推荐使用MATLAB或Python等工具进行模拟计算,这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极好的学习策略。凭与同学交流,发现自有的盲点,也能从他人的思路中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