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国际商务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包含16个单项选择和17个多项选择的试题构成了测试内容。单项选择较为简单,而多项选择则具有挑战性,必须选项数量精准无误。若目标是取得优秀成绩的院校,通常会在7月启动复习进程。首先应从掌握考试大纲入手,善用目录来梳理概念,并结合肖秀荣的1000题系列进行选择题训练。推荐使用铅笔答题,以便于修改,以利于二次练习。不妨多购入几本书籍备用。同时,记下自己在做错题时涉及的知识点,逐步积累,消除知识盲区。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基础很关键,我大概是暑假前过完一遍教材,主要是做例题和部分课后题,顺便一直跟着老师学习。暑假过后,九月份开始做真题,大概是一天真题+改错,一天刷全书第二遍,大概十月中旬的时候完成。过后两个月就是疯狂做模拟题,附带着再来一遍全书,做题的时候全书、错题本(我的错题本上很少记具体的错题,多数是记具体的套路,比如常数C的几个易漏点这些)、教材(这个如果太重了,可以回寝室再查阅,尤其是线代的几个定理的证明,虽然考试不要求,但是便于理解和记忆)尽量带在身边,一道题可以举一反三,并把相似的题归类到同一页里,然后提炼出类似题目的套路。
考研英语方面:
楼主的英语复习起来也比较费劲儿。英语的话,我建议底子好的同学可以看看单词就上真题,底子跟我一样的就先看看长难句。单词书可以用红宝书,恋恋有词都行。一天两个单元,背单词一定要每天都要坚持,而且要温故知新,一开始很痛苦,到了后期就会好多啦。再说真题,我是六月份开始做真题的(插一句,真题是最好的资料,甭做什么模拟题,都扯淡),真题的话,可以用张剑黄皮书,也可以用何凯文的,一开始做真题只做阅读,从97年开始,每天下午两篇阅读,认真看完解析,把生词标注。真题的阅读部分我一共做了四遍,第一遍很痛苦,第二遍你要用一本全新的真题,再做一遍,这次还要认真看解析,分析长难句,分析每一个选项,错在哪儿为啥错,一定要仔仔细细还原到原文。第三遍,做完题,拿出一张白纸,全文翻译,不要翻解析。完事儿之后再跟解析对比。第三遍做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带上别的题型一起刷了。第四遍,这时候你要做到以下几点:没有一个单词我不认识,没有一句话我分析不出来结构,没有一个选项我说不出所以然来!要是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就能上考场了。临考之前几天拿出没做过的去年和前年的真题,掐时间做,模拟考试。混个手熟。至于英语作文,我是从十一月份就开始背的,用的王江涛,可是特么背了忘忘了背到最后也才背了二十篇…不过也够用…考场上英语时间很充足,稳住,背下的就往上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决策理论、组织行为、战略管理等多个领域。在学习中,我重视理解并应用基本概念,例如SWOT分析、PESTLE模型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深入理解管理者角色,特别是领导力、沟通技巧和团队建设等内容,对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我建议多读案例,凭实际情境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将理论知识融入到个人的思考模式中。
微观经济学则更偏向于理论与数学相结合。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等基础知识是基础,但要在这门课上取得高分,就需能熟练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经济现象和政策。例如,如何用弹性理论分析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或者利用博弈论解析市场竞争策略。我习惯于凭绘制图表辅助理解,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关注时事新闻,理解经济政策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也能帮助深化理解和记忆。
在复习阶段,我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一次性消化大量信息。我会先通读教材,整理笔记,提炼关键点,凭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来检验学习效果。我也积极参加学习小组讨论,互相解答疑惑,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增进了我对知识的理解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