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教育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这门课程占据了我最少的时间,在九月当大纲解析发布时我就开始了学习。然而,我发现政治内容过于单调,难以保持兴趣,因此到了十一月,我甚至还未完成大纲解析的一半,即使是已完成的部分也是匆匆浏览,画线标记后便很快遗忘,没有留下任何深刻印象。我购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作为练习,可惜只完成了不足五分之一。实际上,我大约在十二月初才真正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对于主观题部分,我选择了28题来准备,只是简单地读了几遍,并未深入记忆,主要依赖于考试时的即时构思。我会引用题目中的一句话,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撰写,如果一次没填满,就换一个角度重新开始,直至填满整个答题纸。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学习单词,我个人并不推崇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而是倾向于通过听力来理解单词的含义。我反复听过两次5500词汇,感觉效果良好,真正领悟到了单词的意义。在七月至九月这段紧张的司法考试复习期间,你可能无法充分练习英语,所以建议每天挤出五到十分钟来做完形填空,这有助于提升语感,巩固单词记忆,而且这样的训练并不需要太多时间。坚持每天用一小时完成两篇阅读理解,依旧以真题为主,对于那些反复做仍然错误的题目,尽量去熟记;对于已知答案的题目,则需深究选项设计及选择或放弃的理由。阅读理解的核心秘诀就两个词:忠实原文!避免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带入阅读中,始终保持对原文的忠诚,仔细对比选项与原文,并善于运用排除法。剩下的一个小时应投入到写作练习,我的策略很直接,就是背诵范文、例句和模板,不必过于追求猜测题目。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的科目,它包括了教育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以及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复习初期,你需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了解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形成宏观的认知。
教育原理部分,重点在于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以及教育与社会、个体发展的关系。要深入研读经典教育家如杜威、皮亚杰等人的理论,并能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关注当下教育政策和改革动态,这些都是可能的考点。
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则需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不仅要重要的人物、事件和教育制度,更要理解这些历史变迁背后的教育思想和社会背景。对这部分的学习,我建议多阅读原始文献,以增加深度和广度。
教育心理学主要涉及儿童发展、学习心理和教学策略等内容。理解和掌握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以及影响学习的因素,是这一部分的重点。也要注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的是“阅读-笔记-复述”的方法。先通读教材,做详细的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理解和记忆线索。尝试不看书复述知识点,以此检验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定期做模拟题也很重要,既检查学习进度,也能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在复习后期,我会把重心放在理解和应用上,不再过多地死记硬背,是凭案例分析、论文阅读等方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好的心态,自己,坚持到底,这是考研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