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拥有坚实的政治基础,暑期我才开始着手复习这一科。初期我只是简单地通读了四本书,接下来的阶段,我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全方位回顾所有概念,再后来,依据考试大纲,我持续做练习册并整理错误题目。到了第四阶段,我专注于各类模拟试题,并借此构建答题模板。最后,我仔细研究了之前记录的错题集和大题模板。尽管在主观题部分表现一般,但整体成绩仍然保持在相当不错的水平。相比其他科目,政治显得有些边缘化,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轻易忽视。如果采用正确的方法,政治学习相较而言能带来更显著的进步。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七月起着手攻克历年真题阅读,从2005年起一路推进至2019年,主要采用何凯文编写的书籍,他的解析深入浅出,远胜张剑的版本。最初阶段,每日仅解构一篇,错误率大约控制在四篇阅读中犯四次错。完成之后,我会标注文中陌生词汇,并仔细研究每个问题的答案解析,整个过程往往耗时数小时。每一道题都需要细细琢磨,毕竟考研英语阅读的难度在于,即便全文理解透彻,也可能选错答案,关键在于解析的思维过程。随着时间推移,我开始尝试一次性解决四篇阅读,起初确实感到吃力,尤其是到了第四篇时,大脑疲惫不堪。但逐渐地,我习惯了这种强度。到了复习后期,即使是像2010年那样难度较高的试题,我也能稳定保持每四篇错两个,偶尔错三个的成绩。无论是模拟还是正式考试,我都推荐先做阅读部分,因为在精力充沛的时候做阅读,一旦大脑疲劳,可能会影响阅读理解,降低准确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有机化学(二),这是一个深入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学科,理论性强且实验实践并重。我认为,掌握好基础的反应机制至关重要。例如,亲核取代、消除、加成反应等基本类型,需理解每一步反应的原因,以及影响反应的因素,如立体化学、酸碱性等。对各类官能团的性质及转化要有清晰的认识。做大量的习题帮助巩固知识,实验部分则要求具备严谨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是材料学的基础,它涉及到高分子合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等内容。对高分子化学,重点在于理解聚合反应的原理,如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聚合等,并能够分析各种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对高分子物理,需理解链段运动、玻璃化转变、结晶与取向等概念,以及这些特性如何决定高分子材料的实际应用。这部分的内容更偏理论,需凭大量的阅读和理解来深化认知。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构建知识框架非常有效。我会先将每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列出来,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不仅帮助记忆,也能更好地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有助于保持知识的新鲜度,防止遗忘。
我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实际操作和实验能力同样不可忽视。尽可能多地参与实验室工作,亲手进行化学反应或高分子制备,会对理论有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