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数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首要的是,我们要理智地看待市场上的那些所谓预测试题的书籍,即便是备受推崇的肖秀荣教授今年也仅命中了一道半题目,这让学生们感叹不已。因此,我们应该明确,真正的权威指南是每年官方发布的红宝书。我们不应盲从,不应追逐潮流,深入理解和研读大纲才是备考政治的正确路径,没有捷径可行。通常来说,大纲至少需要通读三次,并通过做题来巩固理解。至关重要的是,要去做历年的真实考题,特别是主观题部分。这些题目往往有一定的模式,关键是找出评卷教师的评分要点,并掌握标准的答题表达方式。这一过程可能较为艰难,但只要你遵循这种方法学习,到了考试时面对考研题目就会感到轻松许多,不再过度依赖预测名师。命题组已经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未来能准确预测到的题目只会越来越少。因此,提升自身的独立答题能力,以平静的心态应对考研政治是至关重要的。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基础一般,过6级水平。从背单词开始,如果可以坚持下来,会发现背完单词做阅读是很爽的。考研期间每天都在背,配合扇贝和恋恋有词。第一次是每天一个单元,背过一轮后是每天10页复习。阅读,不要太早做真题。但是一定要研究真题。3-6月是做张剑阅读150,每天两篇练语感。6-12月做真题。真题做了3遍,第一遍掐时间做,客观题最多不超过110分钟,第二遍,所有阅读手写翻译一遍,还可以练翻译。第三遍,练习解题技巧。做完黄皮书之后,我又买了一本的阅读(冲刺提高72篇)。我个人感觉这本书比黄皮书的难度小一点,因为到了冲刺阶段,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做真题,所以这本书并没有全部翻译。个人建议,这个时期继续做阅读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感觉,不要刻意追求答案对错。同时,这个时候做阅读也是掐着时间,每篇最多15分钟,我记得自己当时基本是七八分钟一篇。总之,英语要把真题的解题方法规律和逻辑研究明白,一定要仔细看。最后可以留近3年的题最后1-2个月拿来练手。但是近三年的题是研究的重中之重。英语最重要看阅读,作文最后1-2个月自己写模板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学分析,它是理论数学的基础,主要研究实数、函数、极限等基本概念。在备考过程中,我对实数的完备性理解尤为深入,这是理解整个分析体系的关键。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如黎曼积分,以及导数、微分的应用,都是考试的重点。对这些内容,不仅需公式,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凭解决具体问题来深化理解。遇到困难时,不妨回头看看基础知识,往往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高等代数,它涉及到线性空间、线性映射、行列式、特征值等问题。这部分内容抽象且富有逻辑,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是最基础的部分,但务必掌握牢固。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是高等代数的核心,要理解它们如何反映线性映射的本质。欧几里得空间和内积的概念也非常重要,它们为几何直观提供了代数工具。我推荐使用几何或物理的例子帮助理解这些抽象概念,这将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练习”是最好的策略。对每一个新的定义和定理,不仅要,更要尝试去理解它的含义和证明。大量做题是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有效途径。遇到难题时,不要轻易放弃,是要学会独立思考,实在无法解答,再寻求他人的帮助。定期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避免学了后面忘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