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书我看的是精讲精练,厚厚的一本,平时当做小说看就好了。接下来就是做题,第一遍做1000题别怕错的多,我记得当时有的章甚至能错50%,挫败感爆棚啊… 错了不怕,认真的看解析,去找书上对应的原话(真的,基本都能在大纲找到原话或者相近的),标记好,把容易混淆的做一个辨析,提炼出来,拿不定的跟蒙的多选标记好(为了第二遍更方便一些),然后第二天在完成新内容之前快速浏览一遍错题,在第二遍刷书做1000题的时候正确率有95%了有木有!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既做真题了全忘了。然后到了十月中旬该做真题了,可能中间会有一些别的事情耽误进度,所以最晚不能晚于十月末开始真题。最近15年的真题都做,留出最近几年的考前自己模拟。01年比较难,没关系。真题至少做两遍。真题作用是查漏补缺,但是也要卡着时间做,3个小时严格来。然后就是模拟题,模拟题是一定要做的!但不要迷信模拟题,想在里面找原题或者基本一样的题,不可能的。个人比较推荐合工大五套题,题是真的不错。张宇八套卷和400题太难没做,多少年没更新了。数学就是多做题,多总结,没别的。最后给大家个建议,把做题时经常犯的低级错误记下来,提醒自己。
考研英语方面:
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约涉及5000个词汇,扣除中学至大学四六级的基本词汇,仍有约3000个需要掌握。初期初次记忆单词时,每日应规划3至4小时专心学习,每天新学100个,同时回顾约300个已学词汇。此阶段的关键在于速度,无需关注发音或拼写,因为考研笔试并不考察口语和听力,只需看到单词时能大致回忆起其主要含义就算达成目标。推荐利用手机应用来背单词,这样系统会自动帮你规划每日的学习与复习内容,既高效又便捷。对于自律性较弱的人来说,选择一本主流的单词书籍,并自我设定每日的学习计划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首次词汇学习,你的词汇储备会有显著提升。
第二次记忆单词时,最好结合全面复习,在阅读中加深记忆,特别是那些频繁出现的重要词汇,尤其是它们的不常见含义。第三次复习时,需持续强化之前难以记住的重要单词和多义词,以巩固记忆。到了11月中旬,考生们应开始关注写作部分。小作文可以整理10个应用文模板,而大作文通常分为三段,你需要为每个段落构建写作框架,考虑文章的立场(正面赞扬或负面批评),每段话的数量,开头如何引入,如何展开论述,怎样提出政策建议,以及如何表达个人见解等。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归纳,否则仅依赖模板,写出的文章可能会显得僵硬无生气,评卷老师也会感到不悦,分数自然就不会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石。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如何做出购买决策,企业如何决定生产多少商品。你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以及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些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部分,也是构建分析问题的基础。
掌握模型的构建和应用至关重要。例如,需求和供给模型、成本曲线模型、效用最大化模型等。这些模型不仅需你能够画图,更需你能解释和解析它们背后的经济含义。在备考过程中,我建议多做练习题,凭实践来加深对模型的理解。
再者,实证分析和政策评估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需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实际经济现象,比如价格控制、税收政策的影响等。这部分需你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案例分析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你找一些真实的经济案例,尝试用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去解读,这将有助于你在考试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快速找到解题思路。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非常有效。每周设定一个主题,全面复习相关知识点,并进行小测验。积极参与讨论和解答他人的疑问也能提升理解和表达能力。
做模拟试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方法。凭模拟考试环境,你了解自有的弱点,调整学习策略。模拟试题往往能反映出考试的风格和难度,对应试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