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月,对于肖八肖四的选择题,这时就应该以一种模拟的态度来做了。大量的题都会重复出现,即使这样也不要怀疑自己分数的水分,一些题在考研中也会重复出现的。大题依靠肖四肖八即可,选择题可以额外多做一些比如蒋中挺五套,徐涛八套,米鹏三套都可以见一见。同时要注意做过的题要及时回看,不要反复犯错。12月份的政治复习尤其要戒浮躁,当你肖四已经背下,选择题也能稳定在30以上时,考研政治的问题已经不大了。有余力的同学甚至可以上升一个层次,自己去思考一下,大题的背景知识应该是什么,今年会考创新吗?做一些考研政治辅导老师做的事情,你的高度自然不同。面对真题也不会是只有招架之力而是你来我往势均力敌的较量。
考研数学方面:
8月下旬开始我数学上午时间不变,晚上时间减少一个小时给政治。开始做660题(强烈推荐),我是上午做660题加改错,晚上刷全书。才开始做这本书上的题时,真的觉得特别扎心,很多关于定义的题都不会,但这本书真的强推。暑假也做了一下汤家凤老师的1800题,可能做完了基础部分,强化的阶段没有做。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词汇学习,任何一本包含考研词汇的词典都适用。每天攻克一个单元,第二天抽出一点时间复习。初期务必重视词汇积累,我在强化和冲刺阶段稍微放松了,结果后来写作文时发现很多词不会用,只好重新捡起词典每天温习。此外,每日积累一些精彩的短语,说不定在写作中就能派上用场。
其次,阅读理解至关重要,每个题目价值两分,自然成为考研英语的重点。推荐尝试听相关课程。接着是翻译部分,起初我将历年真题的翻译题摘录在笔记本上,逐日翻译五个句子。然而,虽然能理解句子含义,却难以准确转化为通顺的汉语。加上有些拖延,我一直未给予足够关注。直到考前一个月做模拟试题,我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翻译得面目全非。于是立即用A4纸整理所有真题的正确翻译和结构分析,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每天晨读时朗读五句,不断重复,这种方法不知不觉提升了我的翻译能力。这次考试,由于新题型耗时过多,我没有充分阅读上下文,只是快速浏览后直接翻译,但估计分数也不会太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传热学》涵盖了传导、对流、辐射等多种热量传递方式,每个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计算公式。比如傅立叶定律描述了热传导的基本规律,牛顿冷却定律则解释了自然对流的过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揭示了辐射传热的本质。这些基础理论需深入理解和记忆。
掌握并熟练应用各种传热模型和计算公式。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灵活运用像普朗特数、努塞尔数这样的无量纲参数,它们帮助判断流动和换热的特性。对复杂系统的传热分析,如多层壁传热、复合传热等,需理解并能运用相应的计算方法。
再者,实验和实例分析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凭实验室的实践操作,直观地理解传热过程,并学会如何设计和分析实验数据。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如空调系统的设计、冷热源的选等,能够帮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进行定期复习,尤其是对复杂的公式和概念,要反复琢磨,加深理解。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无论是课后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尽可能多地练习,以此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小组讨论也很有帮助,激发思考,碰撞出新的理解角度。
保持好的心态是关键。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面对困难和压力,要自己,坚持不懈,每一次的努力都会带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