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在教育部门公布考试大纲后,大约九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的。首先,我会根据大纲粗略通读,了解大致的考试内容。接着,我结合肖秀荣的1000题与徐之明的渐进式习题进行操练。对于徐之明的题目,我在每个章节学习完毕后立即完成,以巩固新学的知识点。至于肖秀荣的题目,我会间隔一段时间再做,以此检测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将错误题目标出,反复练习。进入十一月,我开始关注论述题,使用肖秀荣的小册子(似乎是名为知识点背诵的资料),初步背诵并回顾1000题和渐进题中的大题,以熟悉常见答题模板。随着时事热点的出现,我开始跟进热点学习。到了十二月,各种预测卷纷纷出炉,我选择了肖秀荣的四套卷,同时也购买了历年真题,了解一下过去几年的试题类型和大题的答题模式。今年,肖秀荣的四套卷成功预测到一道原题,其他题目也有一定的涵盖。不过,政治得分的关键在于选择题,论述题较为主观,只要有合理论据,通常都会得到分数,不一定要完全遵循标准答案。
考研英语方面:
我先前的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足,实战演练时真题得分也很理想,然而最终的考试结果却远远低于我的期望值。自我反思后,我觉得症结可能在于写作环节。我要提醒各位,写作绝对不能临时抱佛脚,更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融入到日常的复习计划之中。对于英语学习,我没有做模拟题,只专注于真题训练,再次强调,真题至关重要。由于时间紧迫,我只反复练习了两次。这两次主要针对阅读部分,它包含了五个小题,总计50分,其权重之大显而易见。起初,我每日处理一篇阅读,细致研究答案解析,摘录关键和陌生词汇,并在空余时间记忆。说到记单词,因为时间有限,我没来得及完整通读一遍《红宝书》,而是利用手机上的单词软件,在图书馆排队或早晨半小时里背诵,同时还会复习从真题中挑选的重要词汇。即使到了考试前一天,我还没能完成所有单词的记忆,但在实际考试中并未遇到太多理解难题。这完全取决于个人时间安排,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多翻阅几遍单词书自然更好。第二次做真题时,我会一次性完成整套试题,包括完形填空、阅读、翻译(作文除外),每周两套,完成后详细分析解答。其实考研英语阅读的部分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多练几次就能摸索出来。我的阅读通常会错三题左右,有些年份的真题甚至全对或仅错一两题,这样的准确率我已经很满意了。因此,我认为英语分数不高的原因可能是作文,这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切记!这是惨痛的教训!开始时可能会犯较多错误,但随着练习的深入,你会逐渐提升,不必过于焦虑。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学原理,这是一门理论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科。它探讨的是教育的本质、功能、过程及其规律,需对教育的历史、哲学基础、社会影响有深入的理解。我建议首先要把握住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如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等。凭阅读经典文献,深化理解和批判性思考。关注当前教育热点问题,如公平教育、素质教育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管理学则更注重实际操作和决策能力。它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领导和管理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目标。这部分的学习,除了理解管理的基本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还要掌握教育行政、学校管理、教师发展等相关知识。我推荐做案例分析,模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以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读一些教育管理者的经验分享,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精读+笔记”结合。对教材,要逐章逐节深入研读,做好详细的笔记,整理出知识脉络。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凭做历年试题或模拟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积极参与学术讨论,无论是线上论坛还是线下小组,都能帮助开阔视野,提升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