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商务英语研究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在九月中旬后才启动政治复习的,身为理科生,我承认自己在这方面根基薄弱。我耗费不少时间逐字逐句研读了肖秀荣的详细解释,但仍感到困惑不解,就像许多前辈的经验所述,我不建议提早开始政治复习。与英语不同,政治初期并不需要大量机械记忆,大致了解主要脉络即可,不过最迟九月份必须开始。接着,我投身于刷题的过程中,通过解答题目来熟记知识点,这已经相当充足。然而,我要提醒你们,老旧的题库价值有限,因此要合理分配时间。我完成了肖1000题、风中劲草以及大纲选择题(总计约6000题),并且将错误的题目再做了一遍。此外,我还做了肖4、肖8、任汝芬、阮晔等后期预测卷,但在实际考试中,总会发现有些遗漏。总的来说,选择一两本基础教材就足够了,避免在不必要的地方消耗过多时间。关键是跟上当年的政治报告!这一点强调三次!对于大题部分,以背诵为主,掌握答题技巧为辅。让我按板块具体说明:对于马哲,理解是关键,概念最为重要,我报名参加了课程,有老师指导。选择题主要考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至于大题,我的建议是尽可能背下所有要点,数量不多,大多是套话,每年都会重复考,而且这是得分的关键部分,尽量不要失分。许多人会在最后一个月疯狂背诵各种预测卷来准备大题,但这可能会让你压力山大,因为内容太多且时间紧迫,所以我建议提前完成哲学部分的背诵,会让你轻松不少。答题时,应先写出原理,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大部分题目遵循这样的写作模式。另一个问题是找不到合适的原理,怎么解决呢?多做题绝对有帮助,寻找关键词,识别出题者的暗示和题目的重点。此外,重新审视原理的概念,也许你会明白为什么这个原理在此不合适。
考研英语方面:
我想分享一个小方法来提高解题效率。通常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两道选择题可以轻易地排除,剩下两个则令人纠结。这种时刻我们往往容易出错。为此,我在确定答案之前,会针对那些不确定的选项,将支持我选择它们的理由一一列在纸上。经过对选择理由的梳理后,再去核对正确答案。接着分析,哪些理由是有根据的,哪些是站不住脚的。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识别出正确答案所应具有的关键“特征”。如果一个选项能匹配到2-3个坚实的理由或“特征”,那么它成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通常大于只有1-2个支持点的选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综合英语,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有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我在备考时,每天都会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英语阅读,包括学术文章、新闻报道以及经典英文小说,以此提高我的语感和词汇量。我会定期做模拟题,特别是那些需深入分析和评论的文章,以训练自有的逻辑思维和写作技巧。我还积极参与英语角和辩论活动,提升口语交流能力。
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则更注重对西方文化背景和文学理论的理解。我建议大家在复习这个部分时,除了课本,还要广泛阅读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凭原汁原味的文本去感受和理解文化内涵。对文学理论,理解并掌握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观点至关重要。我通常会将理论知识与具体作品相结合,凭实例来深化理解。制作详细的笔记和思维导图也有助于记忆和梳理知识点。
再者,背诵单词是贯穿整个备考过程的重要环节。我推荐使用词根词缀法,这样既能单词本身,也能理解其演变规律,从更好地扩大词汇量。定期回顾和测试是保持记忆的关键。
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哪个科目,持续的实践和反思都极其重要。做错的题目要认真分析错误原因,不懂的知识点要及时查阅资料或教他人。保持好的心态也是成功的关键,面对压力,要学会调整,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