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十月份开始每天晚上看一部分,大概二十多天看完了大纲第一遍,然后就在每天晚上做肖秀荣的1600题,做错的题在大纲中找到出处,这么做完一遍也就十二月份了,对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用了一周时间看了一遍之后,就开始读第二遍,基本上也就是一周左右读一遍,说到这里要提一下关于背诵的事情,我一直很抵触背诵,后来发现其实看书就像这句话说的那样,看书学习其实就是从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到你知道你不知道,到你知道你知道,再到你不知道你知道的过程,虽然我是学理科的,但我认为文科的学习方法不应该是背,而应该是多看,没看一遍就有新的收获,每一次更深入的理解都更帮助了自己对内容的记忆,这才是所要达到的目的。我的政治复习就是读,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再看点选择题,进了一月份就只剩两周时间了,买了20天20题结合核心考点有选择性的背了一遍,记住的都是大概和理解,就这样参加了考试,考试那天因为没把握好时间,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二问都没有做(10年得政治大题只留了很小的空,我考完还有十几分钟没事干,而11年得政治题答题纸变了,每一道题空的位置几乎是10年得二倍还要多,造成我前面写的太多后面没时间了),考完都要崩溃了,觉得自己不争气连题都没写完,然后因为重要的还在后面才调整心态,哎,现在想想真的太不容易了。政治算是我投入最少但是结果还不错的科目了,我是从9月份开学正式开始复习政治的先是看精讲精练,配合着精讲精练做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这会不用急着背,反正过几天也会忘掉,只需要熟悉一下知识点,我是保持1~2天1章的速度,有的章节只需要快速翻一下就好,有的需要重点识记,肖老爷子会提醒大家哪些是重点章节的。做完1000题之后可以看一下风中劲草,这上面的知识点比较明确,我后期基本都是在看这本书,八套题出来之后做了一下选择题,看了一下主观题。可以这么说,1000题是用来搞定选择题的,而最后四套题是用来解决主观题的,考前我就只背了最后四套题的主观题,试卷发下来肖老爷子全部命中,最后四套题就是让你无论遇到什么题目都能有话可说,所以在这方面我是十分的信任肖老爷子。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门考试。9月26日,我正式开始复习,当天翻看高等数学(上册)课本,凭借着依稀的记忆,我用了两天时间扫荡了课本中的所有知识点,并未做一道数学习题。之后,跟着题目来仔细复习,毕竟自己看书走马观花,只是知道有哪些内容而已,并不能够理解和应用,我每天上4个小时的数学课,课后做老师留的作业和对应的复习全书部分,在一个月时间内把基础打好。之后,我开始题海战术,推荐李永乐系列的数学资料,我按照数学复习全书(两遍)、660、冲刺6+2、经典400题的顺序开始做题。当天做完之后,重点分析错题和错误原因。
考研英语方面:
坦率地说,提升英语水平在考研的所有科目中可能是最费时费力的,因为它测试的是个人长期以来的语言素养。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达到及格标准并不遥不可及。每个人的英语基础和复习程度都会直接影响所需的分数。阅读和写作无疑是英语学习的核心。初期复习时,我们有充足的时间专注于阅读训练,所以我认为上半年应将更多时间投入到英语学习上;而进入下半年,学习强度可以逐渐降低。如果考生前期词汇量不足,首要任务便是积累词汇。我不建议单纯依赖单词书籍,因为其中的词义可能并不符合考试需求。我倾向于通过阅读和翻译文章来学习单词,每当遇到生词,就应及时记忆并理解。在翻译和阅读过程中,目标是熟悉每个单词、理解每个句子结构,并了解每个选项的含义。开始时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初期复习应重视质量而非速度。对于写作部分,需要积累一些优秀的句子模式,能力不足的同学可提前准备模板。至于完形填空和新题型,它们都有特定的解题策略,通过深入研究历年真题,每位学生都能发现解题的窍门。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光学基础是一门涵盖了光学基本原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以及偏振等核心内容的课程。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基础中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光的本质,如电磁波理论,以及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要熟练掌握光的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的基本定律,比如菲涅尔公式、斯涅尔定律等。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先从课本入手,逐章阅读并做课后习题,确保每个概念都能理解和应用。对复杂的光学现象,如双缝干涉、菲涅尔区的概念,凭绘制图形或者找相关的实验视频来辅助理解。我还推荐大家使用“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主动去寻找并解决那些你困惑的问题,这样能加深记忆并提升理解。
工程光学基础中涉及的数学工具也不容忽视。例如傅里叶变换在光学中的应用,需你有一定的复变函数基础;矩阵方法在光学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又要求你掌握线性代数的知识。复习这部分时,不仅要理解其物理意义,还要熟练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再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尽可能地参与实验操作,无论是课堂实验还是模拟软件,都能帮助你直观感受和理解光学现象。浙大的实验室资源丰富,利用好这些资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会对学习大有裨益。
历年真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做题,你了解考试的重点和出题模式,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