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本人政治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我大概是8月份开始看政治,到10月份之前过完一遍《精讲精练》和《1000题》,基本上都是跟着肖老师的进度来。我政治前期花的时间不多,每天大概1小时,但是后期到11月、12月就适当地增加了时间,考前两星期用了大段时间进行记忆背诵。政治主要就是熟悉和记忆,不需要太用脑,所以我看政治的时间主要是上午10:30之后、晚饭后,基本上没有用大块的时间来准备。《八套卷》《四套卷》一定要认真做。选择题需要适当多练习,我还做了《蒋中挺五套卷》的选择,感觉很有帮助。多做选择能够查漏补缺,发现自己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大题的话,主要就是记忆和理解答案的思路层次。大家到后期肯定都会背诵,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后者。通过理解答案的思路和层次,不仅容易记忆,而且能够触类旁通,考试时即使遇到没准备到的题,也能用相同的思路来回答。一定要背熟《肖四》大题(《肖八》大题也需要适当记忆,看自己时间),我考前把《肖四》大题要点默写了一遍。考前两天一定要把自己后期资料选择题的错题过一遍。我当时认真过了两遍,考场上发现很多选择题考察的知识点都和自己之前做过的差不多。另外,蒋中挺考前一两天好像会出一套类似终极预测卷之类的,做做挺有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在基础阶段,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张宇36讲,同时,我把主要的课本都看了两遍有余,课后习题也都完成了。由于大一时数学基础打得好,因此这个阶段我过得特别快,宇哥36讲做了百分之五十。其实这些考研参考书是要多做几遍的,对于里面比较难的题目,可以先不着急做,留到后面强化冲刺时候做。而每天早上都要温故而知新,把前一天所学的过一遍,没想清楚的题目仔细思考一遍,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率的。
考研英语方面:
在10月份大概前面三部分都做完了,你就可以把各种题目抽出来,研究一下出题的规律了,一般这些规律老师上课都有说啦,也不是要我们自己想,其实是把题目按照题型挑出来做,比如主旨题,你就把每一年的挑出来做一遍验证规律,这个在考试的时候非常有用,我只要能判断出题型,找到原文出处,就基本对答案有信心了。这次考试阅读包括新题型错了3题,我觉得已经反映真实水平。。考完就是觉得错4题之内的样子。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结构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稳定性问题。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如荷载、刚度、位移、应力和应变等。这些概念的理解不仅需理论知识,更需凭大量的实例去深化理解。
对计算部分,掌握矩阵方法和图乘法至关重要。矩阵方法能够帮助快速解决复杂的结构问题,图乘法则是在处理杆件结构时的利器。了解各种结构的特性,比如梁、桁架、板和壳体等,它们的受力性能和变形规律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再者,结构动力学是结构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尤其是振动分析。要理解和掌握自由振动、强迫振动的基本原理,熟悉周期性荷载下结构的响应计算,这对未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非常有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做题+理解”是最有效的方式。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公式和理论的理解,也能提升解题速度。遇到难题,不要急于求解,是要尝试从基本原理出发,逐步分析,这样既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锻炼思维的严谨性。
动手构建模型并进行实验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凭实体模型,直观地观察到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反应,这对理解抽象的力学概念十分有益。
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同样重要。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获取新的见解;导师的指点则能避免走弯路,更快地找到问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