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开学后,我开始复习政治,买了肖秀荣的全套资料,精讲精练主要是理论知识,当我看完一遍后感觉是,讲了啥?不记得啊!因为知识点很多,所以第一遍看完后没什么印象,问了身边的朋友,大家都是这种状态,所以如果你们看不懂也不用焦躁。政治基础不好的朋友,理论知识有必要看一下,尤其是马原,这部分需要理解,基础好的朋友,毛中特,近现代史,思修都可以不用看,后期直接背诵就行。政治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得多选者的天下!政治多选题很重要。单选和简答题大家拉不开距离,主要是看多选题做得怎么样,所以复习时一定要多练习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尤其是多选题,尤其是多选题!!!我当时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做了两遍。政治还有时政部分,这一部分时效性很强,主要是考察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就是国家政策、方针、重要会议等),我还报了冲刺班,老师给画了重点,还说了答题技巧,对这一部分的复习有一定的帮助。到了后期,各种模拟试题涌现,我用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今年肖秀荣押题很多),大家一定要用这两本书,答题直接背诵!我还做了蒋中挺五套卷,也有压中的题,所以大家可以做一下,题做多了没坏处啊。任汝芬四套卷等多个机构老师的模拟都会有,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另外,跟大家交代一下,政治大纲没啥用,完全不用买,推荐“风中劲草”给大家,知识点总结的很不错,可直接背诵,应付选择题,部分简答题。总之,政治就是靠背诵,复习不必过早,合理安排好计划复习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由于理工科数学的基础扎实,并且理解深入,我便跳过课本,直接开始研读数学全书。到了8月中旬,我已经将全书完整地复习了两次。随后,我转而做《660题》,这套题集全是选择和填空,进度迅速,我在9月初就已经完成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会一边学习一边制作个人笔记,记录一些解题策略、关键定理或错误题目。完成660题后,我持续进行专题练习和提升解题技巧,发现参考材料中总结的方法非常实用,有助于加快解题速度。接下来,我开始做模拟试卷,如《400题》和历年真题,尽管400题的难度较高,遇到困难也不必沮丧。我大致以每天一套或每两天一套的速度进行,大约一个月就能完成这些试题。最后阶段,我回顾之前的错题和笔记,并在考试前半个月购买了一套模拟题来保持手感和稳定的心态。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最好是背一遍单词,红宝书或者恋恋有词,但是背单词千万不要慢吞吞的,我见过很多,每天一上午就只拿个红宝书背的,这种肯定考不上--背单词讲究效率,其实我觉得,考研单词虽然多,但是你只要能做到看到它有个大概的印象知道是什么意思就ok,不用非得每个单词都能准确拼写出(写作常用的词还是得会准确拼写的)。根据考研经验,背一遍单词其实后来真不一定会记得多少,但是这样会心里更有底气一些,安心一些。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信号的分类,如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是非常基础的部分。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概念和性质,如稳定性的判断,卷积运算的应用,是考试的重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例如,凭实例来理解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它们是分析信号频谱特性和系统频率响应的关键工具。对这部分,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物理意义,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
再者,Z变换是处理离散时间信号的重要手段,它的逆变换和稳定性条件需熟练掌握。系统函数H(z)的极点和零点分布对系统特性的影响也是常考点,理解这一点能帮助更好地设计和分析数字滤波器。
系统状态空间表示法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虽然在考研中占比可能不大,但理解和掌握它提升理论素养。学习这部分时,要抓住状态变量、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核心,并尝试用它去解决一些简单的控制系统问题。
在复习策略上,我强调“理解优于记忆”。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框架,帮助巩固记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遇到难题不要怕,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讨论和交流往往能带来新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