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时间,我是从10月左右开始,每天做选择,做的不是很多,需要找一个可以充当教材的资料每天细细的看一些,多看书,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选择题,不要死记硬背,大题我一般在考前20天开始准备,每天背两到三道,只是为了让考试的时候有话说,背不下来,也不要紧,你要记住,你没背下来的,一定不会考,自信是要有的。冲刺阶段:有肖秀荣的冲刺8套、最后4套、考点预测(背诵版)、《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还有任汝芬系列,做模拟题的好处一是查缺补漏,有遗忘的重要知识点一定要及时复习背诵;二是押题,实在背不下大题全文,重要采分点一定要背!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三月起,我开始了数学的学习,重点是精编资料和母题,每个都研习了两轮。初次接触要点精编时,我先阅读教材,随后自我实践,遇到错误便立即订正,并在出错的地方做好显著标注。第二次通读时,我专注于理解各个知识点,并重做了第一次犯错的题目,将那些反复困扰我的问题整理进错题集,以备后续查阅。每种题型的不同解题策略、易犯错误的环节以及可能的陷阱,我都用笔记本详细记录,通过反复查看来牢记于心。到了十二月,我持续回顾笔记,不断练习,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过的方法中,比较推荐记忆真题词汇。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时间较为充裕的话用恋恋有词打下基础,如果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好用,那么我认为值得一试。另外王江涛有一本单词书(好像是十天搞定考研词汇)我觉得应该也不错,单词差别不多的时候阅读书登场,每天两到三篇,最好下午做,因为英语是下午考的,千万不要纠结答案,关键是培养语感,遇到好的句子就自己完整翻译一遍,同时它每篇后面都附有wordlist,生词一定要记。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核心领域。这四部分知识体系庞大且相互关联,需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
在数据结构中,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排序和查找算法至关重要,例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链表、树、图的构造和操作也是常考点,需深入理解其内在逻辑。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涉及到硬件层面的知识,如CPU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等。这部分需理解并能应用基本的数制转换,特别是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间的转换,以及理解摩尔定律对现代计算机发展的影响。
操作系统部分,重点在于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理解多线程、死锁的概念,熟悉虚拟内存的工作机制,以及磁盘调度算法,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计算机网络主要关注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尤其要掌握TCP和UDP的区别,HTTP、FTP等常见协议的工作流程,以及网络传输中的拥塞控制和错误检测与纠正机制。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再逐步填充细节。使用思维导图或者大纲的形式,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大量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凭真题和模拟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也凭解题训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者导师,一起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源,也能大大提高效率。
对复杂或难以理解的部分,不要害怕花费时间去钻研,多看几遍书,多做一些实例分析,慢慢就会有所领悟。记得保持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