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这个科目,资料繁多,无需一一涉猎,深入理解两到三套资料就足够了。目前市面上,肖秀荣的政治教材是比较推荐的;我个人还使用了风中劲草,它的知识点罗列清晰,不过内容相对简洁。大纲是必须要看的,需要逐字逐句仔细阅读,每学习完一个部分就做对应的部分练习题。到了12月,会出现很多政治预测卷,这些必须背诵,但切勿过分依赖。我当初只背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重要的是,你不仅要能背出来,还要能做到即使题目变化,你也有话可写。即使是肖秀荣的题目,也并非唯一标准。如果你真正掌握了知识,你的分数肯定超过只会死记硬背的人。总的来说,对于政治,只要你专心致志地掌握基础知识,认真操练选择题,最后再精心挑选一些内容来背诵,绝对不会成为你考试的短板。
考研数学方面:
李永乐复习全书:这本书我在4月初正式开始做了,一共做了5,6遍,这本书很经典,很基础,书中的泰勒公式那章没怎么看,因为觉得不会怎么考,因为我实在不会这个知识点,害怕考试时做错,所以就放弃了这部分,书中的证明题部分一定要耐下性子看,刚开始一道题就让你焦头烂额,烦躁的不行,但其实耐下来做几遍之后,你就会发现证明题内在的思路,所以证明题一定要耐心做出来,今年的证明题跟全书中的证明题很像,也很简单,自己作出来了,感觉真没有白费那么多时间复习证明题,值了!我会有一个错题本,是和全书配套的,里面有我觉得很好的题目,举一反三,还有我的错题,做了几遍还是错的题,这是我都抄了下来,隔断时间做一遍,今年就有填空题的最后一道就是自己以前做错题的类似原型,感觉很亲切,也耐着性子做了下来,选择错了一个,真的不会,填空全对了,我想这跟我平时耐心做全书的努力分不开,对了,做题的时候不管第几遍,都不要看答案,尽管很想看,一定等做完之后再看答案,否则就白做了。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习惯举足轻重,我通常在每日三餐之后,选择在校园内沉浸于书籍之中,诵读词汇,默念作文,研读各类篇章,无一不可读。但我有所规划,早晨专注于词汇,午后则是复习笔记,夜晚则用来精读作文。将需阅读和记忆的内容划分清晰,并为每个时段制定明确的计划。当然,形成习惯才是关键,同时,饭后漫步也有助于消化,保持愉悦的心情。当这种习惯真正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会感觉到自己的时间仿佛比他人更为充裕,记住的知识点也如泉涌般丰富,这无疑会大大提升你的自信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材料力学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这些都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需深入理解其物理意义,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掌握基本公式和定理。材料力学中的胡克定律、欧拉公式、泊松比等都是核心内容。不仅要,更要明白它们的推导过程和适用条件,这样在解题时迅速找到合适的理论依据。
再者,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材料力学的题目往往涉及复杂的计算,包括截面性质分析、内力计算、变形计算等。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提高快速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建议使用《材料力学》的标准教材以及相关的习题集进行系统训练。
,理解并应用实验原理。材料力学的实验部分,如拉伸试验、扭转试验,能帮助直观地理解材料性能。理解和掌握这些实验的原理,并能将实验结果应用于理论分析,是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材料力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具。尝试用所学去分析一些实际的结构问题,例如桥梁、隧道的设计,这样既可巩固知识,也能培养工程思维。
持续的复习和反思。材料力学的知识点繁多,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每次做错的题目,都要深究错误原因,避免重复犯错。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推荐使用一些在线资源,比如Khan Academy或Coursera上的相关课程,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视频教程和互动练习,有助于深化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