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从9月1日开始,我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我把大纲解析这本“红宝书”当作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兴致勃勃地研读了两个多遍,每读一章都同步完成肖秀荣编著的《1000题》中的相应练习。建议使用铅笔作答,因为这套题目的质量很高,适合反复练习薄弱环节。对于理科背景或政治理论基础稍弱的同学,可能需要更深入地阅读大纲解析,标记关键段落和知识点,以便强化记忆和理解。到了10月,风中劲草出版后,我觉得它更为精炼,便转向使用它来备考,毕竟考试时我们需要聚焦重点。每次做《1000题》时,我会把上次做错的选项记录在答案旁边,以增强下次回顾时的记忆,这样可以显著减少错误率。这样的方法,我认真执行了三次《1000题》的完整练习。
考研数学方面:
在所有科目中,我对数学颇有信心,因此备考显得较为轻松。我早在年初就启动了课本复习计划,确保在暑假前完整地过了一遍教材。暑假期间,我投入七月和八月两个月时间进行了李永乐复习全书的第一轮学习。之后,我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第二次研读李永乐,期间因回家停留了大约半个月,实际上的有效复习期为一个半月。紧接着,我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李永乐的第三次精读。接着,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回顾前三轮中的错题,以李永乐为主。到了十二月下旬,我开始接触真题练习,坚持每天一套,以此来迎接考试。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能力算是中等水平,不算出色但也绝不糟糕(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得分超过550分)。暑假期间,我专注于词汇学习。我随意挑选了一本单词书,逐个背诵,遇到陌生词汇就做个记号,然后在第二次回顾时继续记忆,熟悉的单词则予以标出,第三次再过一遍。每天我会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调整要背诵的单词数量。此外,我还下载了一个单词学习应用到手机上,空闲时间就会拿出来翻一翻,以便随时巩固。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基础理论是复习的核心。这包括了金融市场理论,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公司金融部分,比如MM定理,投资决策理论等;还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影响机制,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对解答论述题尤其重要。
要注重宏观经济知识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可能在教材中并不突出,但在实际考试中常会涉及到,如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失业率等问题。关注实时经济动态,了解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及其影响,提升分析能力。
再者,金融市场实践应用也是考察的关键点。例如,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的特性、交易规则和风险特征需深入理解。还要熟悉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理论等内容,这些都是金融学综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每一章或每个主题学习完后,尝试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出主要观点和关联,这样帮助记忆并提高理解深度。大量的习题练习必不可少,凭做题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发现知识盲区,及时查漏补缺。
,案例分析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找一些经典的金融案例,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不仅活学活用,还能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与同学讨论,参加答疑或模拟考试,能够帮助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应试技巧。